第四百十三章 楼台歌舞(二)-《兴唐》


    第(3/3)页

    歌舞正隆,李治转过头,对韦弘机说道:“卿辛苦了。”

    “这是臣的本职,陛下过奖。”

    “朕心中有数的,这段时间,你又要处理司农寺的事务,又要开挖三门河,又要替朝廷经营东都营田,不易啊。”

    “能让陛下开心,臣再苦也是值得。”

    “朕心中还有一个疑问,上阳宫修建如此完美,那个用度……”

    “用度足矣,无非几条,节省不必开支,调度得当、减少浪费与贪墨,安排合理,避免人力物力浪费。臣修三门数河,也是持着这几条,所以工程浩大,用费却不惊人。”

    “好,很好,来人哪,赏韦卿五百金。”

    很重的赏赐了。

    宴席尽兴而散,李治兴致勃勃,没有住进皇宫,就住在了仙居殿。丈夫开心,武则天同样开心,最希望李治活得长久的,恐怕武则天才是最真心的。

    但几天后,武则天另一个心腹太监梁光业,将长安发生的事禀报给了武则天。

    论权谋之术,李治不及武则天,论拉拢人的本领,李治也不及武则天。不过武则天是一个女子,而且出身寒酸,若是太原王家、兰陵萧家、清河崔家、京兆韦家、河东裴家,那怕就是出身京兆杜家、琅琊王氏的女子,都没有她那么难法。所以很长时间,在朝堂上不得势。

    但在后宫之中,却有很多心腹之人,所用的数名亲信太监,也不象李治用的那个张桂东,对她十分忠心。

    “这个不孝子出了明崇俨府后,脸上是什么表情?”

    “很是不满。”

    “嗯,没有得志了。”

    “大约如此,这个明崇俨倒是一个明智的人物。”

    “明智能称得上,可这个小人,心胸也很大啊,”说到这里武则天微微笑了起来。又说道:“不去管他,本宫在等。”

    如何决策,武则天还没有下决定,要看,看李首成从青海回来,带来什么消息。

    临行前,她给李首成下了一个死命令,不是从言语,而是要真正将长子的内心摸出来,不摸出来,你就死在青海不要回来了!至于这个次子,他只是一只秋后的蚱蜢,能蹦多高?

    不过想了一想,还是预防万一。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决定让丈夫调魏元忠与狄仁杰中一人回到朝堂之上,对这个不孝子掣肘一下。但长子态度没有摸清之前,只能调一个人回来。再看看动向。

    调谁回来?武则天心中沉吟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