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友谊比天长-《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
            
            
            
                
    第(1/3)页
    沈江华私底下没少看禁书,知道林爱民说的两句诗。
    来自艾晴的《我爱这土地》。
    艾晴是谁?
    华国著名诗人。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能不能提他的诗?
    说不准。
    一般遇到这种情形,少说比多说强。
    林爱民贸然提这首诗,知道的人没有心理准备,自然感觉惊讶。
    沈江华惊讶之余,还有兴奋。
    他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接触的人和事比在座所有人都多。
    很好!
    林爱民敢说,他就敢写。
    “你是个懂诗的人。”
    沈江华郑重其事道:“我会如实报道。”
    他起身告辞。
    医学科学院的人也跟着走了,病房内剩下朱晽和林爱民。
    “何必说那些呢?”
    朱晽嗔林爱民一眼。
    她又担心又骄傲。
    “不怕。”
    林爱民笑着回应:“我有知青英雄的光环。”
    他不是莽,确实有深思熟虑过。
    林爱民不想做榜样,参加报告团。
    和艾晴扯上关系,借机拒绝,是当下的最佳选择。
    今年4月份有报告,明年这位就能复出,继续写诗。
    即便有人对他有意见,救落水孩童的知青身份,也能帮他规避漩涡。
    否则林爱民朝着高大上继续走,后续说不得会有更多宣传工作找他。
    他不想参与,否则何来自由自在?
    “行吧!”
    朱晽没再劝说,收拾林爱民的东西:“你很快就要出院了。”
    她的嗅觉很敏锐。
    “嗯!”
    林爱民点点头。
    不愿做高伟正英雄的他,念了艾晴的诗,伤势好七七八八,医学科学院不可能再留。
    果然,过了十分钟,医学科学院有人通知林爱民。
    职责所在,朱晽也只能送他到门口,眼中有着不舍。
    “明天下午见。”
    林爱民压下揽她入怀的冲动,故作淡然:“我在这里等你。”
    他扭头就走。
    朱晽看着林爱民离开,直到他在拐角转身招手,这才黯然回转。
    此刻进入另一条街的林爱民,内心无比欣慰。
    她看着他呢!
    他转头就是要确认朱晽对自己的感情,现在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去哪里?
    东面去往双井老工业区,父母安置在附近的职工家属院,他从小是在那里长大的。
    现在没到中午吃饭时间,林爱民打算先赴《燕京文艺》的约。
    提着装衣服的麻袋,斜挎军绿包,林爱民向西走去。
    《燕京文艺》杂志社在前门西大街,医学科学院要往西南方向走。
    距离有点儿远,他坐了公交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