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燕军南下-《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如今的闻喜裴氏,还没有隋唐时期的全盛姿态,但是在魏晋时期,能与琅琊王氏并列。

    当然,这是特指衣冠南渡之前的琅琊王氏。

    彼时,闻喜裴氏八名子弟与王导、王敦等琅琊王氏八名子弟齐名,被称为八裴方八王。

    在衣冠南渡之后,由于王导、王敦等人的努力,才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

    但是闻喜裴氏在河东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在并州,也只有太原王氏能够压他们一头。

    目前燕、虞两国联手,可是这世上并没有牢不可破的联盟。

    一旦慕容氏坐稳了中原,必然会对虞国露出獠牙,试图全取河东。

    因此慕容恪自从进入并州以后,暗中结交士族,同时严肃军纪,禁止将士扰民,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争取人心,在将来进攻河东时,能够减少抵抗。

    不同于慕容恪的选择,桓熙虽是汉人,但是在河东占领区,却是大兴徭役,征发当地民众前往解县大兴工事。

    民众对他,实际是颇有怨言的。

    毕竟桓熙恩信未立,就开始役民劳民。

    桓熙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许诺免除河东郡各县三年赋税。

    只要能够占据盐池,河东郡三年的赋税不过是蝇头小利罢了。

    桓熙开出许诺后,才勉强平息了占领区内百姓的不满。

    当然,那些私盐贩子的愤怒不是轻易能够压制的,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沈劲目前正带着自家的部曲,在后方平息骚乱。

    好在那些私盐贩子还没有形成气候,不能对大局造成影响。

    沈劲的那些部曲,是当年桓熙北伐的先锋,在子午道上破关斩将,一路摧枯拉朽。

    这些年来又一直坚守在梁、虞两国的最前线,时常爆发小规模的边境冲突,哪是盐贩子所能抗衡。

    当天,慕容恪统率三万骑卒南下,其中就有姚苌的一万羌族骑兵。

    而姚苌也是作为先锋大将,替慕容恪在前方开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