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勇者当胜-《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一般两支骑兵对冲,会出现四种结果。

    一是其中一方在冲击到一定的距离后,因为胆怯而逃跑。

    二是双方在距离拉近以后选择降速,与敌展开近身肉搏,而不是在高速运动的状态下撞在一起。

    三是在距离拉近以后,选择勒住缰绳,双方在近距离的情况下僵持,直到有猛将带头冲锋,击垮对方的士气。

    1807年的法俄战争,俄军在霍夫阻击法军,双方的骑兵团就是在发起墙式冲锋,拉近距离以后,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

    任凭两边的军官如何喊着口令,都不肯向前一步,直到一名俄军中队长按捺不住,纵马冲向一名法军军官,将其打落马下,这才打破僵局,俄军士气大振,一举击溃法军。

    第四种结果则是双方贯穿而过,反复发起冲锋,但这只适用于小规模的骑兵战斗,在大规模且密集的骑兵冲锋中,根本不存在墙式冲锋下,双方贯穿而过的可能。

    秃发鹿磐、贺兰傉檀知道代步马胆子小,如果在正常情况下交战,自己一方必定会因为坐骑受惊乱窜,而最先减速,甚至自乱阵脚。

    1821年的一份俄国军官手册就强调:

    ‘骑兵在正面冲击时,哪一方的骑兵能以更好的队型,更快的速度冲向对方,哪一方就会取得胜利。’

    古今中外,道理是相通的。

    好在秃发鹿磐、贺兰傉檀早有准备,随着二人的命令下达,梁军骑卒无不取出黑布,蒙住马眼。

    此举有利有弊,代步马被蒙住了眼睛,自然也就看不到迎面而来的危险,不会受惊乱窜。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坐骑被蒙住了眼睛,便只能加速,不能减速,否则还未与敌交战,自己就已经后排撞前排,撞得人仰马翻了。

    而在近距离的情况下扯开黑布,坐骑看到近在咫尺的危险,更会加重它们的恐惧。

    如今秃发鹿磐、贺兰傉檀让部众们用黑布蒙上马眼,等于是在宣告,自己就是要与虞军撞个满怀。

    当然,这也需要骑卒们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

    毕竟无论是人,还是马,作为生灵的本能,都会驱使他们躲避迎面而来的危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