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兵临城下-《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3)页

    桓熙麾下的五千枪骑也不会参与攻城战,他们同样不曾接受过攻城演练,因而只是用来压阵。

    真正将会投入到攻城中的,只有步兵。

    毕竟战兵步卒的日常训练科目,就包括了攻城战。

    骑兵与步兵都承担有自己的作战任务,就应该各司其职。

    除非是有重要的战略目标,同时确定城中防备空虚,比如桓熙在进攻弘农郡时,需要邓遐带领三千骑兵袭占曹魏函谷关,打通道路。

    否则,桓熙可不会奢侈到让骑兵下马攻城。

    而此时的姑臧城内,守军自然是充足的。

    根据从城中传出来的消息,张祚在分派将士守卫各城之后,姑臧留有两万步骑,其中骑卒一万,步卒一万。

    姑臧与小张掖都属于后世武威凉州区,二城相邻,本应都驻扎重兵,互为犄角。

    但张祚根基不稳,是通过妇人矫诏而窃据权位,知道姑臧城内有许多人不服自己。

    因此,张祚不敢往小张掖分去太多兵力,而是将大部分的军队都留在了自己身边。

    桓熙能够对张祚的兵力部署了如指掌,还得多亏了谢艾。

    谢艾此前镇守金城郡,当然不知道自己归顺桓熙之后,张祚是如何部署兵力。

    但张重华执掌凉州这么多年,并不仅有谢艾这么一个忠臣。

    只不过张祚在马氏、裴氏的支持下,掌握了兵权,控制了凉州,他们不得不选择隐忍罢了。

    按理说,桓熙进攻凉州,他们应该与张祚一同保卫张氏基业,但张祚与张重华的母亲、妻子私通,这件事情惹得人神共愤。

    主辱臣死,那些忠心于张重华的旧臣,又怎能不为此而怀恨在心。

    桓熙在榆中休整期间,虽然道路难行,但谢艾还是派出亲信,不畏艰险,与索遐等人取得了联系,告知众人,桓熙已经当众许诺,必会善待张重华的子嗣,立即赢得了不少人的暗中投效。

    如果没有谢艾,只怕桓熙想要在姑臧城里找内应,还得多费一番功夫。

    在桓熙逼近姑臧之前,城池并未戒严,索遐等人有的是办法将情报送到桓熙军中。

    只是张祚重用自己心腹的同时,也在防备着索遐等人,因此,他们也实在找不到机会为桓熙打开城门。

    当桓熙率领着五千枪骑在绕城观察时,张祚也在姑臧城头,居高远望,细数着晋军的数量。

    尉缉率先估算道:

    “城外晋军大概数千骑。”

    张祚微微颔首,认同了这一判断。

    赵长闻言,进谏道:

    “长宁侯,我听说桓熙攻城,常有绕城视察的习惯。

    “如今城外晋军不过数千骑,兄长为何不统御凉州精骑出城击之。

    “若能擒杀桓熙,敌军自溃,其子年幼,关陇必乱,凉州数年,乃至十数年内,都可高枕无忧。

    “甚至兄长未尝不能出兵占据关陇,为长安之主。

    “即使让桓熙侥幸逃脱,也能挫敌锐气,振奋城中将士之心。”

    张祚闻言,大为动心,他在姑臧城内,可有一万精骑,完全就没考虑过以众凌寡,会有兵败的可能。

    毕竟桓熙麾下的晋军枪骑固然勇猛,但凉军精骑同样不是弱旅,他们也都是经历过后赵步骑的考验,在战争中历练出来的精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