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百六十八章 疯子-《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2/3)页

    这个故事在影院亮灯后会有何种发展?

    这就是所谓的“引起思考”,而李洋的两部“盲系列”电影可谓是国内的代表作。

    李洋作为国内“折腾一代”的导演,很少有人知道,两部“地下电影”体质的《盲井》、《盲山》其实只是李洋很小一部分的野心,虽然他的电影因为题材现实,导致过审相当困难,但处女长片《盲井》一出手就在柏林电影节上大放异彩。

    也正是这种能折腾的劲头儿,让他一出手的《盲井》和现在这第二部的《盲山》,对目前国内社会的一些社会顽疾做了彻底扫描。

    在宋铮看来,李洋的“二盲”系列和国内第六代导演的粗粝风格算是一个路子,所不同的是,它更加先锋,也更加象征化,这个从《盲井》开始的前两个场景便能看出李洋出色的画面感。

    第一个镜头是煤矿工人从四面汇聚而来,一个缓慢的横摇镜头便轻松的完成了场面调度,不拖沓,有味儿;第二个有意思的场景便是三个工人下矿井的纵深镜头,慢拉的长镜头手法使得这个画面具有危险性,中国人所谓的“下地狱”在这里算是得到一个印证。

    但是很明显,大多知道“二盲”系列的影迷,关注的都是影片本身的现实因素,《盲井》说的是煤矿井内的谋财害命,《盲山》则是关注内地贫困地区隐而不宣的妇女拐.卖,两个现实问题发生的背景毫无例外,都是公共社会的权利很难触及的区域,黑而幽闭的矿井,亦或是广而穷厄的深山。

    让人欣慰的是“二盲”即便没有彻底揭破这个社会的老底,同样,也没有给人太多的希望,就像是古希腊的悲剧,适度的人物悲剧才会带给人以道德上的震撼和洗涤。

    但“二盲”关注的倒不是这部电影中具体的人,而是人物所代表的符号:《盲井》中两个凶手的恶,元凤鸣的善;矿井代表恶的藏匿地,大烟囱象征焚化恶的希望灯;在《盲山》中也一样,白雪梅是知识和进步的,而山区村民则是愚昧和落后的;女性代表着宿命和悲剧,男性则象征着支配和暴力。

    可以说,整个二元对立的人物架构才让“二盲”麻利地发展下去,即使人物性格出现转变,也是用二元对立来完成,比如《盲井》中宋金明从一开始杀人不眨眼的凶手,到后来同情元凤鸣,继而最后和唐朝阳自相残杀,也是用了唐朝阳和宋金明这两个人物的二元对立。

    但是这些人物元素说到底也只是“小技”,并非大道,就像人们看“二盲”的过程中,尽管是咬牙切齿,更能义愤填膺,可是并不会过多思考这个故事背后的社会,和社会的未来,李洋让这两部电影发挥最大功效的手段在于,他并不打算让观众“舒舒服服地看完电影”。

    《盲井》的结局是,唐朝阳和宋金明互相残杀,最后意外被矿井掩埋,元凤鸣倒成为了最终受益人,从影片一开始的“害人”,到最后的“害己”,电影在故事结构上算是走了一个圈,完成了一个中国人所谓的“善恶终有报”的轮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