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百七十一章 囧里个囧-《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2/3)页

    一个卖饼的纯二.逼坐飞机去泰国犯二,一个事业男经过一系列挫折后,忽然发现还是老婆孩子更重要,还有一个二.逼被卖饼的推.油还觉得好爽,然后就把哥哥姐姐弟弟妹纸以及各路神仙要怪都给笑趴下了。

    有温情,无论是小桃红和徐卤蛋的夫妻温情流,还是王保强的母子温情流,都让电影院里瞬时安静下来,观众暂时停止了大把大把往嘴里填塞爆米花,而是认真呼吸,努力眨眼。

    有床.戏,真的有床.戏,而且极腐,而且爆笑,宋铮还记得,那段出来的时候,全场观众的腹肌都快笑断了。

    有大场面,徐卤蛋非常有诚意的安排了追车、黑帮对峙等大场面,但是,追车的车子加起来大概不超过十万就是了。

    有吊丝逆袭,这很重要,世间有什么比吊丝青年最终心愿得偿,更让人振奋的事情吗?

    当然,也有些人聊起了深度,认为没有了现实主义的底色,电影再闹腾,也只是胡搞,是无根之水,是为逗乐子而逗乐子,但这种乐子又显得十分低级,甚至低能。

    可那全都是扯淡,徐卤蛋的这个公路喜剧片的确非常之讨巧,从故事上说,这个《泰囧》而比《人在囧途》更浅薄,也更不切实际,但这正是徐卤蛋的聪明之处,因为他发现,如果讽刺能讽刺对地方,那是很好的,但问题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可能让一个导演蹦出来放开了讽刺问题。

    徐争自己也发现了,拿社会问题开涮又费劲,又不见得讨好,还TM有风险,干脆,还是拿个人问题当主线好一点。

    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好说,说不好,不说好,照顾家庭,孝敬父母,总是众望所归人类的普世价值吧。

    再加上片子本身的笑点很柔和,靠的是秀才遇见兵,鸡同鸭讲的无奈气氛,而不是屎尿屁,或者是滑稽动作,徐氏喜剧就此奠定胜局。

    也有人说,徐争只是在单纯的模仿冯晓刚,不过其实徐争还真不算和冯大炮抢饭碗,因为徐氏的靠气氛和冯氏的靠语言还真的不一样。

    前世当《泰囧》连连刷新票房纪录之后,还有人在网上征求“《泰囧》成功的原因分析”,尽管看起来挺滑稽,却从另一面反映了这部电影的凶猛势头。

    当一群看起来很理智的人,因为某个人,某个事,或某个东西而变得疯狂,或者变得愚蠢的时候,就足以说明这个人或事或东西,已经具备了非常了不起的影响力。

    《泰囧》的成功,制造了一种疯狂,也映射了不少愚蠢,但无论怎样,一个很鲜明的结论被得出,那就是它确实成功了。

    至少在票房上看,是那么回事。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因素,促成了《泰囧》的成功?

    从电影本身的意义上来讲,《泰囧》并不具备十分优秀的条件,而在电影制作水准来看,它也不具备多么突出的亮点。

    但电影的有意思之处就在于,在优秀的定义上,没有死板的标准来约束,有时候,只要这部电影能给观者带来某种最直观的感受,它就是一部不错的电影了。

    而在贡献这种直观感受方面,笑和哭往往是最重要的表现。

    《泰囧》作为一部喜剧,它让观看它的人们笑了,体验到了最直观的感受,于是,它成了。

    世界看起来是那么复杂,有时候又是那么简单,而《泰囧》在奉献这种简单的过程中,让它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它贯穿始终的接地气。

    关于喜剧的这种接地气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很容易让人情不自禁的联想到《宿醉》,同样制造了不少票房神话的美国喜剧。

    有人甚至将《泰囧》套上了“中国版《宿醉》”的称号,这不能说完全不对,但显然完全不同。

    《宿醉》和《泰囧》两者最大的共同,在于其接地气,而最大的不同,也在于其接地气,前者接的是美国地气,后者接的是中国地气,两者文化上存在的差异,使得笑果也不同。

    但是不容否认的是,《泰囧》的成功,显然要归功于创作者朴实而认真的创作理念,正是这种创作理念所带来的接地气,让这部贺岁喜剧能够轻易的走进观者的心,并让他们乐不可支。

    《泰囧》中的每一处喜剧桥段,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能够在生活中某个十分凑巧的情形下发生。

    不管是关于职场间的滑稽斗争,还是关于旅途中的奇妙相遇,还是关于婚姻中的美丽误会,抑或是关于审美角度上的内外差异,还是关于利益追求过程中的愚蠢,都能够在扎扎实实的生活中接触到。

    电影是电影,但电影源于生活,并且观众能走进电影,电影能走进生活,人们看电影像在看生活,看生活像在看电影,两者有差异,但两者能接通。

    《泰囧》这样的电影,是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变得亲切,变得熟悉,于是,每一处明知是编造出来的喜剧桥段,都能带来最会心且爽朗的一笑,因为,生活可不就是这样嘛!

    可就是如此,《泰囧》上映之后,还是招来了不少骂声,一些骂街的理由,让人都不禁无语,什么找不到什么后现代思想,没有折射出现实批判主义,逻辑不是严丝合缝,内涵不深刻,没有帅哥,风格不小清新,没有涉及到空虚、暧昧、时尚、宫斗等元素。

    OMG!

    其实《泰囧》最大的原罪则在于它突然间就太火了,但却没有那种“发生车祸之后的三天零五小时八分钟53秒,我又去吃了甜筒,不过这次,我没要香芋味”的台词,在于它的通俗能让大家看懂,而不能像《少年派》、《东邪西毒》、《迷失东京》那样,看完后,可以一边在斯巴达克斯喝咖啡,一边写文章,来探讨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孤独只能靠寂寞来安慰,信仰和自由,《泰囧》不能让一些人的血统变得高贵,不能让一些人变得忧郁哀伤,冷酷深沉,《泰囧》甚至都不能让大家明白,中东波斯湾伊拉克浅海皮皮虾的前肢末端与湘南省湘潭县南谷村二里沟小龙虾后肢前端,在进化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这些人甚至都听不得别人说这部电影好,一道菜,你不爱吃,就容不得别人爱吃?吃这道菜的食客皆是泯灭人性,丧尽天良,祸国殃民,死有余辜?

    那这样真的太不讲道理了,毕竟众口难调啊,你不喜欢,就不允许别人喜欢?

    你买个鱼香茄子,还非要吃出1949混血北京烤鸭的口感和上海蟹黄生煎馒头的味道,何必呢!

    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不用那么升华。

    其实《泰囧》真的已经很了不起了,国内的垃圾喜剧那么多,能真正把观众逗笑的有几部?

    毕竟,观众才是真正的评委。

    当然了,整部电影也的确存在一些瑕疵,一些可供吐槽的地方,比如,在酒店二.逼王宝看清了“特务”是谁,但是没搞清是哪个房间,结果弄的徐朗走错房间这一情节,和《人在囧途》里徐卤蛋因王保强打呼噜走错房间挨打的情节类似,有点儿俗。

    在丛林里被蛇咬的这一环节,宋铮觉得不如不要,这个和《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电影里被蛇咬的情节很像,有点儿抄袭的感觉。

    另外宋铮感觉在泰拳的那一个环节,徐朗高喊“泰国传奇”,真心的很恶,而且王宝以徐朗的肩为踏板,踢下去那一脚让人感觉奇怪,感觉像是维亚没弄好。

    还有徐朗看了王宝的信而引发对王宝的愧疚,以及自身的反思的相关情节,的确是稍微有点儿过了。

    还有就是最后范小爷的出现,很多人说是一个亮点,可能由于宋铮本身对范小爷不是很感冒的原因,觉得范小爷的出现,让他觉得有点儿搞。

    当然,对于一个喜剧片来说,这些情节上的瑕疵都是可以不用那么在意,不影响整体影片的喜感。

    总的来说,徐卤蛋前世还是凭借着《人在囧途之泰囧》这部电影一战成佛,这是宋铮很期待的,但是,在卤蛋被开光之前,宋铮也必须要做点儿什么,不能让徐争心里的那匹野马跑的脱缰了。

    前世,《人在囧途之泰囧》大火之后,人们对徐争的期待也多了起来,对这个题材的期待也多了起来,任谁都能感觉到,这个路子的潜力还远没有挖到最高点,泰国可以去,世界各国不都能走走吗?

    然后就有了后面的《港囧》,只是这次囧的不是故事里的主人公,而是徐争自己。

    坦白讲,徐卤蛋后来拍的《港囧》算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娱乐大片,但却也不得不承认,观众对于本片的失望之情,是远大于惊喜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