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九十四章 探班-《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第(3/3)页

    另外,影片反复出现老崔特殊的身份,他是一个被毛.主.席亲自接见过的劳动模范,老崔和向阳号把这种特殊的荣誉带到了一个小山村,他的生活因此也变得不同寻常。

    和崔师傅握手,变成了淳朴山民的一种莫大荣誉,在他们看来,毛.主.席就是神化了的精神崇拜,而老崔似乎是一个传递者。

    在单位,因为老崔的特殊身份,他的生活和工作因此成为了组织和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政治身份的认同,饱含时代的印记。

    与老崔相反的是,刘奋斗由于家庭成分不好,有海外关系,被下放到边远山区。在常人的目光中,他似乎是一个异类。

    政治身份,俨然成为那个时代,界定人与人的唯一标准。

    作为已经处于边缘群体的刘奋斗而言,在道义与“自保”面前,他选择了后者,这并不值得鄙视,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出身不好的人都会作出的选择。

    人在社会群体之中,在某些情境之下,为了靠近主流群体或价值的认同,有时会在盲目的放弃与选择之中逐渐迷失自我,而选择叛逆,选择逆流而上不仅需要勇气,还要有承担后果的担当。

    在刘奋斗的内心,俨然缺少那份勇气,或者说在感情,亦或是道义,与理想,亦或是自我保护面前,理智的天平倾向了后者,这是刘奋斗的取舍。

    政治身份的认同,带有中国特色的痕迹,而随着改革开放,各种思潮的涌入。身份及认同感的界定似乎更为多元化了,当刘奋斗重新站在春芬面前时,春芬的内心是不可能不泛起一丝涟漪的。

    特殊的年代已经逝去,伴随经济的复苏和中国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之下的洗礼,此时的刘奋斗,再也不是那个人人避而远之的“异类”,时代的变迁,造就了身份的变革。

    此时的刘奋斗,俨然已经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下,被大众所认同的身份象征。他的特殊政治身份,在此时却成为可以为之骄傲的资本。

    刘奋斗变了,他的变化却不是自己所能主导的,饱含无奈与辛酸。

    政治身份的认同,是中国特色的产物,伴随着社会的前进,特殊时代的逝去,取而代之的是文化身份。

    文化身份反映共同的历史经验和共有的文化符码,这种经验和符码给作为“一个民族”的人们提供在实际历史变幻莫测的分化和沉浮之下的一个稳定、不变和连续的指涉和意义框架。

    要从一部电影当中,感受到这么多的东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宋铮也是在上辈子看了很多遍之后,才摸索出了一点儿东西。

    不过,看看现在的张婧初,她显然乐在其中,也真正爱上了李春芬这个人物。

    “你喜欢就好!好好演,到时候再拿一个影后回来,国际A级的那种!”

    宋铮记得,张婧初的第一个国际A级影展的影后,就是凭借着《芳香之旅》里的李春芬这个角色拿到的。

    “但愿吧!”

    宋铮一愣,在他看来张婧初不应该是这样的反应。

    张婧初见宋铮不说话,笑道:“怎么了?觉得我很奇怪?其实,我以前确实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但是现在~~~~~~~我总觉得以前特别在乎的事情,现在也没有那么重要了!”

    这算是什么意思?

    看破红尘?还是之前学到的那个词儿一一超脱了!?

    正想着,宋铮的手机铃声响了,拿出来一看,打电话过来的是高晓颂。

    和张婧初说了一声,宋铮走了出去接通电话:“喂!老高!你们这会儿不是又在录制节目吧!?”

    “没有,是别的事儿,你等一下,让夏导跟着你说!”

    夏导?

    谁啊!?

    “喂!宋铮先生吗?”

    “哦!我是,您是~~~~~~~”

    “我是湘南广电的夏静,也是《超级女声》的制作人!”

    浏览阅读地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