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想当个侠客-《磨刀》


    第(2/3)页

    历史上道门的剑仙虽然稀少,却不是没有记载,剑仙的修行者相对于其他的道门流派更具有传奇性,然而却也更加体现了道家并非背尘弃俗,独自修行的宗教。连稀少如剑仙这样的修士,流传于世的也大多是行侠仗义匡扶天道的故事,何况是道门其他的宗派呢,可见道门是一个志在求仙却不抛弃世俗的宗教。

    最新一代,有个名为王紫玄的年轻人,便是道门这一代的剑仙传人。据传言说,王紫玄一个人,便能压住中土神州十大剑仙。

    除恶扶善,借此修仙,这是王紫玄的修行

    的口号。道家的修行本身就是有情有义,而非腐木朽石的,修行只需心中的一点光明,至善成仙而已,所以哪怕神仙,也大多有血有肉,而不是庙堂上的泥木疙瘩,这是中华文化与道教最大的特点。

    王紫玄就是带着这种精神,在整个东醒狮州,留下了极为有趣的名号。“二痴”王紫玄,大家都这样称呼他。

    因为他除了痴于剑,还有就是痴于惩恶扬善。

    未成仙的时候,道门的修行也历练在红尘中,以自我的能力禳灾止恶、辅助天道。而剑仙正是依仗自己的剑术,除恶扶善、积功累行,借此修仙,不可谓不体现出了道家的驻世修行,不废人伦的情怀。

    大道剑术——自古及今,一脉相承。

    道门剑仙的修行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自我的快意恩仇,更多的是为国为民,传承大道,不然也不能称之为道门的修行。大道运行有阴有阳,有生有杀,道家修行如同上面的故事一般讲求符合天道、抑恶扬善,以自身之力匡扶世道,而不是等待着他人的救助,可见道家修行自我、善恶分明的特性。

    这种大道在剑仙之道的表现首先是剑仙的根本来源,第二则是它严格的戒律以及历史上的真正为国为民的大事。如果没有这些,剑仙也称不上修行大道,只能算是小术的一部分了。

    道门中往往越是厉害的法术,戒律越严,既体现了大道神奇造化的同时,也表明了天道的慈爱严明,戒律森严。

    关于道门呢剑仙的记载中,主要有三条大戒需要遵守:不得妄传人,妄杀人。不得替恶人出力害善人;不得杀人而居其名。这三条大戒充分显示了道教修行与传授的严谨和公正,无论是剑仙还是其他任何道教法门的修行,修行自身、驻世红尘都不可枉为。

    因为道法不仅仅是术,更是大道的体现——慈爱公正,善恶分明,不居名利,最后才能以术入道,成就自己,也正是这些戒律才让剑仙成为了道家修行的法门,而非杀人的方术。

    历代道门剑仙的记载除了上文个人的恩怨情仇之外,在国家社会的大是大非前,剑仙也常有参与,以维护修行与天道的善恶原则。在道门呢剑仙相关的记载中常有言明,剑仙修行者主要是为公事出力,而非私仇,其剑术有严格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国家体系中不顾百姓疾苦,昏庸无道的贪赃枉法者。

    那些文官武将、封疆大吏乃至帝王国主,无法由法律得到适当的制裁,就是剑仙替天行道、积功累行的对象;而那些舞文弄墨、偷奸耍滑的文吏和武断的土豪之类,由刑法主之。

    苏茶突然看到一首诗,很是喜欢,急忙记录下来。“一剑一壶逍遥酒,酩酊醉梦解千愁。御剑天地身如意,神游

    化外自无忧。”她晃了晃脑袋,走到谢宝树身边,问道:“这养剑葫中,我能装酒喝不?”

    谢宝树皱了皱眉头,问道:“小小年纪,喝什么酒?”

    苏茶撇嘴道:“不喝酒,算哪门子剑仙嘛?”

    谢宝树微微一笑,说道:“你要是想喝酒,那就喝米酒怎么样?”

    苏茶见谢宝树眼神坚定,没得商量的样子,说道:“米酒就米酒吧,反正都是酒。”于是,苏茶欢欢喜喜的,跑去让店家给她打了一坛子米酒。说真的,米酒的味道还算不错,甜甜的,正合苏茶的胃口。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东醒狮州的酒,都是非常醉人的。就连米酒,也不列外。喝了几碗之后,苏茶酒有些飘飘然了。她走到谢宝树身边,说道:“走,本女侠带你出去行走江湖,仗剑天下。”

    谢宝树有些头疼,他也不知道,这里的米酒,竟然还醉人。

    他不知道的是,在东醒狮州卖酒,若是卖假酒,根本酒卖不下去。若是不好喝的酒铺,也根本开不下去。那些剑仙,喝得不开心,可是要闹事的。寻常闹事,无数剑仙会出剑,将那闹事的人丢出去。

    但是一旦是卖假酒,或者卖的酒难喝,这种事剑仙们是齐心协力,要砸铺子的。

    于是有人戏言,说东醒狮州,如同世俗江湖一样,充满了侠气。剑仙们都是寂寞的,他们对这种说法,不但没有反驳,反而还很赞同。真正的寂寞是在骨子里的,是觉得全世界只剩下了自己。然而尘世变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无所谓大小。

    苏茶扯着谢宝树,非要借夜色出去逛逛。

    谢宝树没办法,只能把碗里的饭胡乱塞在嘴里,跟着苏茶出去了。

    走在街上,谢宝树问道:“你知道,什么是剑修,什么是侠客?”

    苏茶双眼迷离,回答道:“剑修侠客,不是差不多的嘛,合起来,称为剑客。旧称急人之难、出言必信、锄强扶弱的豪侠之士。《史记·游侠列传》:“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

    苏茶还说道:“我大唐朝,就有不少侠客。侠客不怕死,怕死事不成。”

    谢宝树皱了皱眉头,说道:“你到底是喝醉还是没喝醉,喝醉了,竟然还能记得书中的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