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东醒狮州剑仙多-《磨刀》
第(3/3)页
他感叹道:“天水州的山,哪能叫山哦。”
在他面前的,才是一座座高山。山中奇峰汇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峥嵘崔嵬。青松在悬崖上争奇,怪石在奇峰上斗艳,烟云在峰壑中弥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这里汇聚。
听说,在醒狮州,最高的一座山,乃是东岳泰山,五岳之首。
泰山在五岳中属东岳,位列五岳之首,故华夏尊其为五岳独尊。由于泰山这一特殊的地位,因此又号称九州诸山岳中的神山、圣山,被誉为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是华夏诸山岳中文化底蕴最为深厚的名山。大唐人常用泰斗之词,来赞誉成就卓越、品德高尚而为众人景仰的杰出人物,由此可见泰山在大唐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
民众选择登泰山,还在于泰山具有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自古以来,峻极于天的泰山就被认为是连接天庭仙境与人间的通道,访仙求真之士往往视登泰山为登天。
当年的汉武帝,就曾在泰山,进行封禅。
泰山还是两位极为尊贵的仙人的基地
,一位是泰山神——东岳大帝。
道经记载,东岳大帝主管人间生死、贵贱尊卑,《五岳真形图》载其职责为定生死之期,兼注贵贱之分,长短之事,是一位统摄万灵、神通广大、信众广泛的大神,礼敬东岳大帝的习俗也蔚然成风,各地皆有东岳庙道观。
只不过,这位东岳大帝,居然不是道门的十二位道君之一。这件事情,在民众心中,一直很不理解。
还有一位,是个女子,被人称为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是一位十分接地气的女仙,《东岳碧霞宫碑》中记载了碧霞元君的神职: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
碧霞元君神通广大,能治病救人,护佑一切农耕、商贾、旅行和婚姻等事。民间俗称碧霞元君为泰山娘娘、泰山奶奶、泰山老母等,每到农历四月十八碧霞元君诞辰,庆贺活动非常热闹,大地回春,草木萌发。
到泰山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十分兴盛。
这两位,是谢宝树在书籍上,看到东醒狮州,最为出名的两位神仙。他们都不是剑仙,但是能力压剑仙,有如此名号,可见他们的实力。
这个消息,也让谢宝树知道,在修行界,除了五行的那些正统云海仙门,还有不少散修高手,他们也是能成为一方神灵的。比如说泰山的东岳大帝,就曾是大唐的太宗皇帝,亲自册封。
这么些年,他一人在东醒狮州,将那些修士安抚得服服帖帖。
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东岳大帝也是道门的修士,却一直不能得到道君二字的册封。因为道门的人,绝对不会让唐皇册封的神仙,成为自己道统的领头人。
这些事情,谢宝树看多了,也就觉得有些厌恶了。
苏茶却没想那么多,她在长安城,从来没有出来过,对东醒狮州的景色,感到十分好奇。她被群山环抱着。山一层叠一层,绵延至天边。
在苏茶还是个孩童的时候,就习惯了在长安城的皱褶间奔跑或仰望。白云在山顶徘徊,飞鸟在苍穹啸叫。她几乎跑遍了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却始终无法看见大山。她不知道山的上边都有什么,是否跟长安城一样,有炊烟和茅屋,落日和朝霞。
现在,她终于见到了群山。
群山绿草环绕,奇珍异树绚丽多姿,鸟语悦耳,花香扑鼻。骑骏马奔驰于山峦起伏、碧草连天的草原,吼上几声东方的腔调,东方的剑仙大胆追求、奋斗不息的性格尽显无遗。静谧的古坡,一时如海浪翻卷,令苏茶忘却于天地之间,超然神游。
在他们面前,时不时的,有剑
仙御剑飞过。
接着往前走,何言能述美,只有碧连天。古坡草原,夏无酷暑,漫山遍野的斑斓野花,有的灿若金星,有的纤若红簪,四季花色各异,早晚浓淡相宜。伴着舒适的阳光和清新的微风,在蓝天、白云、绿草、繁花中策马扬鞭,让人惬意悠然,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有剑仙看到了他们,似乎对苏茶很感兴趣,还笑着打了招呼。
苏茶深吸一口气,在这一片土地上,她感觉回到了故乡。剑道在上,漫天的剑仙,就在东醒狮州的群山间,御剑飞行。让苏擦感觉到心旷神怡,有些忍不住了。
谢宝树摸了摸她的脑袋,说道:“想不想御剑?”
苏茶点了点头,拔出了青云朝天剑,丢在空中。她右手轻轻的拍了拍养剑葫,金色的光芒出现,长生仙剑也飞出来,欢呼雀跃。她轻轻的踩上青云朝天剑,小心翼翼的在群山之间,御剑畅游。
时不时的,还跟来往的剑仙打声招呼。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