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有人挨打有人悟剑-《磨刀》


    第(3/3)页

    若不是之前有一位青莲剑仙,李太白。那他的名号,本来也是青莲剑仙。可是已经有了,所以他就取了自己的剑名,青云二字。

    巍峨的长安城,数百年间屹立不倒。但长安的门户,守卫严密的朱雀门却镌刻着一道剑痕,那是一个青年醉后以长剑所书的诗句“欲上青天揽明月”,轰动整个京城。这件事,就是青云剑仙的出名之事。

    那个时候,他因为看不惯白坊等贵族弟子的胡作非为,又嫌宫中的人不管事,才刻下李太白的这么一句诗词。唐皇当时看见这句诗,又想起了当年的诗剑仙,所以下令不要为难这位剑客。

    数日之间,这名一人一剑,直入长安的青年“剑仙”之名传遍大唐。他就是青云剑仙,手中的剑名为青云朝天。

    随后,他就被人一一挑战,有白家的白坊,还有杨与鱼龙,六尘。在很短的时间内,打败了多位年轻的剑仙,位列长安城第一。正好,一年一度的十大剑仙排名到了,他以传奇的色彩,当选了第一。

    当时不少人有意见,都去挑战他,再然后,就没人有意见了。

    在当时的长安城,几乎每一个男儿都有一个江湖梦,快意恩仇,仗剑江湖。不仅仅是在普通百姓的孩心中,在众多王孙贵族心中,也是一样,崇尚游侠,几乎所有的人都手持一柄长剑,游走江湖,想要去建功立业。

    那个时候,佩剑也并不仅仅是修士的专属,文人也是经常在腰间配上一柄长剑,一般来说剑上有剑穗的便是文人佩戴的长剑。青云剑仙的剑后,就有剑穗。他像个文人一样,做起事来,却一点都不文人。

    只是一瞬间,便收获了许多迷妹。

    其中,鹿家的女剑仙,鹿漫睌最为出名,也最为用心。在当时长安人心里,青云剑仙,跟鹿漫睌可是天作之合。只是不知道为什么,青云剑仙一直没有对这位鹿剑仙表现出特殊的地方。好像他一心求剑,不问世事。

    青云剑仙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特别是他的洒脱与胸怀,这世间肯定是很少人有的。城的剑仙楼,当年青云剑仙经常待的地方,也是长安城最著名的地方,据说,他还在剑仙楼留下了一门剑技。

    在青云剑仙心中,剑意达到了一定成就,才能够斩仙人。这句话,代表他心中对他所说的那什么仙人是非常看重的。

    苏茶要想要继承青云剑仙的衣钵,必须侧重剑意才行。

    所谓剑意,可以看成火焰,剑意是一团火,剑势是这团火释放出去后,所燃烧的范围。剑势被彻底斩碎后,剑意就会受创,一般的剑客可能就无法再将剑势释放出去,会处在相当危险的局面。

    苏茶有些在看了两天之后,发现自己领悟不了,她便拿着剑诀,走出去了。她想找一株青莲来看看,可是不知道这大冬天的,哪里有青莲。好在心意一动,鹿爷爷便出现在眼前,牵着她的手。

    只是一眨眼,便来到了一处水池边。这水池,好像是某位公主的居所。据说,这位公主,酷爱莲花,所以让自己的老哥,也就是那位四皇子李明月,找来了一个阵法师。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布下阵法。

    使这里,拥有夏季的天下,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有莲花的存在。

    苏茶不知道这些,她只是轻轻说了声:“谢谢鹿爷爷。”然后坐下,翻开手中的剑诀,仔细观看莲花。莲花,又名荷花,是夏季里最清贵的花朵。端庄优雅,冰清玉洁,不染纤尘。纵使它心有千千结,也从不露愁容,因而被誉为“花之君子”。

    几朵青莲在池水中,静静地开放,它们小心翼翼地,生怕惊扰了这份安宁。接天荷叶无穷碧,一池清水照芙蕖。此刻,青莲正如一位凌波仙子,把心门打开,露出香香的黄蕊,白色的花朵一瓣挨着一瓣。惊鸿照影,婷婷茎直,香溢清新。

    苏茶终于知道了,莲花剑意,是一种怎么样的剑意。

    一阵微风吹来,莲花翩翩起舞,那形貌千姿百态,美不可言。让人流连难忘。它们好像在欢迎苏茶的的到来。倘佯在荷花的海洋之中,陶醉在荷花的香气之中,苏茶终于悟了。

    一股剑意,在她身上油然而生,高贵而典雅。

    暗中观察的鹿国公,很是欣慰,赞叹道:“真不愧是剑道选中的人,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领悟一点剑意。”

    对于悟道一事,曾经有这么一句话“若是不悟,千里万里也是枉然。若是悟了,脚下便是灵山。”由此可见,天才这种事情,是真的存在的。换了别人,面对着这一池子莲花,他能看出什么来?

    所以修行重资质,不是没有道理的。

    就这样,谢宝树跟苏茶,一人挨打,一人悟剑。

    三天的时间,对于修道人来说,转瞬即逝。这天白坊起的很早,天才刚刚亮,他就推开家门,走了出去。沿着街道,碰上了不少早起的人,都对他投来了鄙夷的目光。可是白坊浑然不觉,就这样,慢慢的一路走到了城东。

    白坊一跃而上,跳上了城墙,然后抱着自己的剑,闭目养神,开始等待谢宝树的到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