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历代剑仙皆显灵-《磨刀》


    第(2/3)页

    被失手击中了刘迁,从此刘迁怀恨在心,处处为难。后来雷被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国里待不下去了,于是向刘安请求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打匈奴。没想到刘安听后,反倒认为雷被起了叛心,并将其免了职。

    心怀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去游历江湖,当一名游侠去了。他喜欢当一名剑客的感觉,游历天下。路途中,正好顺手救了一位皇子。

    很多年后,当雷被已经两鬓斑白的时候,那位皇子,已经当上了皇帝。

    顺水推舟,帮雷被报了仇。雷被也是这《剑仙谱》上,少有的江湖剑客,远离庙堂。

    雷被之后,乃是一个大唐的剑仙,名为裴旻。有传闻称诗人李白曾从其学剑,他是李太白的师父。唐文宗时,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唐代三绝”,世人称“剑圣”。

    光是凭“李白的师父”这个称号,就足以上榜了。裴旻最著名的一件事,就是剑画合一。

    开元年间,裴旻因母亲去世,想请大画家吴道子在天宫寺作壁画超度亡魂。吴道子说:好久没作画了,如果裴将军一定要我画的话,只好先请将军舞一曲“剑舞”好启发一下我的画思。

    裴旻当即脱去孝服,持剑起舞,只见他“走马如飞,左旋右抽”,突然间,又“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旻引手执鞘承之,剑透室而入”。

    被抛起数十丈高的剑,竟然能用手持的剑鞘接住,使其直入鞘中,真是剑技绝招。当时,几千名围观者为之震惊,赞叹不已。吴道子也被那猛厉的剑舞气势感动,画思敏捷,若有神助,于是挥毫图壁,飒然风起,很快一幅“为天下之壮观”的壁画就绘成。

    这就是剑画合一的典故,让人看了心神往之。

    不止如此,裴旻还是一位将军,有不少人为他作诗的。《剑仙谱》上,只收录了一首。腰间宝剑七星文,臂上雕弓百战勋。

    见说云中擒黠虏,始知天上有将军。

    随后,便是李白,师徒二人皆上榜。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其剑术亦是十分高明。他“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李白的诗,裴旻的剑术,张旭的草书合称唐代三绝。

    虽然“三绝”中没有李白的剑术,但其剑术之高却仅位于裴旻之下,居唐朝第二。

    李白喜读奇书,从小学剑,也爱练剑术,剑法严实,曾任侠客,杀过几个坏人。据说,他曾路见不平手刃数人,抚长剑,一扬眉,清水向石何离形。这把银剑伴着他登峨眉、上庐山、游洞庭、历襄汉,三尺长剑成了诗人形影不离的好友。

    最出名,还是青莲剑道,也是最早的莲花剑道。青云剑仙,继承了他的莲花剑道。虽然两人两

    人从未见过,但是剑道传承,就是这样样子。

    李白一生喜酒吟诗,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胸中不平,积愤难消。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吟涕泗涟。月下饮酒,伴歌舞剑,何等爽快、惬意。因此他常常寒光出鞘,舞剑消愁。

    天宝元年,李白被玄宗召进长安。在长安三年,他目睹宦官权贵过着骄奢淫逸、鱼肉人民的腐朽生活。他想力图通过玄宗对他的赏识、信任,来实现他的政治主张,后竟破灭。

    不仅在诗篇中流露孤剑谁托?、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等牢骚语。

    他还痛苦万分,怀着巨大的愤懑吟道:停杯投筋不得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诗人和剑仙内心的积怨,如寒剑离鞘,呼啸而出。这是谢宝树最喜欢的一位剑仙,也喜欢他诗句。

    早在没有买这本《剑仙谱》的时候,谢宝树就能背诵李白的诗篇,所以他很仰慕。关于这位青莲剑仙是篇章,他是看得最认真,最缓慢的。

    天宝三年,李白黯然离开长安,东去,寻访名山大川,游历五湖四海。在李白出关之时,路遇几蟊贼,见李白一介书生,孤身一人,欲劫财而去。

    孰料李白自腰间抽出残阳沥血剑,只几个起落,就让几个蟊贼失去战斗力,此战后,李白顿觉天高地远,心生快意,不觉仰天长啸,一身困顿一扫而光,后有诗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此外,李白的《侠客行》,是谢宝树从小就背一首诗。谢宝树之前腰间的那一把木刀,就是取自李白的诗篇,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诗剑仙的名号,传遍了整个九州。

    谢宝树看到这里,他合上了整本《剑仙谱》,准备出去散散心。临走的时候,谢宝树将《剑仙谱》交给苏茶,让他有兴趣的时候,也可以看看。

    苏茶一脸认真,果真翻阅起了这本书。

    谢宝树在月下散心,身上的衣服,将自己裹得紧紧的。已经是冬天了,外面没什么行人,都在家烤火。谢宝树看着天上的月亮,内心澎拜无比。

    他很想见一见历史上的那些剑仙,可惜,任谁都敌不过时光。他这辈子,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他沿着城墙走,一只走到钟鼓楼下。心思一动,飞上钟楼,却发现这里早已有人了。

    那人坐在大钟旁边,正在饮酒,见到谢宝树,微微一笑,问道:“喝不喝酒?”

    谢宝树摇了摇头。

    那人顿时面色一寒,说道:“不喝酒有什么意思?”

    谢宝树伸出手,指了指天上的月亮,说道:“难道赏月就没有意思吗?”

    那人不再说话,他一边喝着酒,一边拿着纸笔,涂涂写写。不理会谢宝树,也不说话。谢宝树倒也乐得清闲,在这

    放钟的城墙上,静静坐立,看着天上的月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