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马德明与裴德衍的想法-《平淡为官》
第(2/3)页
“是,属下遵命。”王寅立刻把地图交到了马德明的手中,然后拱手离开,很快王副使和李斌就偕同王寅一起赶了回来,两个人的身上都是污泥点点,包括马德明也是如此,除此之外,布衣上还有不少的血迹,这些都是在苔藓遍布的土地上行走摔出来的,还有的则是被荆棘给刮破的,可以说是非常狼狈了。
“大人,找属下有何要事?”李斌和王副使一起问道,马德明就把自己的想法和疑惑重新说了一遍,两个人拿起地图看了看,分别指了一个地方,王副使指的跟王寅一样,都是在哪处于西安州最近的地方,而李斌则是指向了一处距离西安州颇为遥远的地方,按照距离来推算,如果从这里运粮的话,利用水运大概需要一天的时间,而王寅和王副使所选择的那个地方,则是只需要八个时辰就可以了。
两者相比,大概是三分之一的时间,可千万别瞧不起这三分之一的时间,粮道越短,需要派出去保护的兵力也就越少,如果出事了,可以挽回的概率也就越大,一般来说,粮仓距离自己的大本营都不会有超过一天的距离,而李斌所指的这个地方,正好在一天范围之内,这让马德明有了些兴趣,他对着李斌问道:“李斌,你为什么选在这里?”
“回将军,若是西夏李元昊真有吞并秦凤,直下关中的意思,那么惟精山必然是首选,可在属下看来,此战李元昊并非是为了夺取秦凤,直抵关中,而是为了震慑我大宋、以逼迫我朝献上岁币,称臣纳贡,如此一来,设立在此就更加符合李元昊的想法了。”
李斌的回答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整个秦凤,甚至整个大宋朝堂,就从来没有一个人会认为这次李元昊来攻打宋朝的目的不是为了夺取关中的,而李斌竟然如此肯定的说李元昊此来,所要的并不是土地而是财富,这让马德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立刻对李斌说道:“李斌,你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如实说来。”
“是,将军应该知道,就在去年秋冬之际,西夏国主曾经在西域与西州回鹘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虽然最后是以西夏国主李元昊的胜利而告终,可在这场战争中,西夏所惨死之兵士却依旧有两三万之多,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无数部落的牛羊马被冻死、饿死,还有许多的牲畜则是卖给了我大宋和辽国,如此大规模的损失,这也是西夏国之所以会选择在今天春夏之际就像我朝开战的原因,所求者,就是喂饱自己的百姓。”李斌铿锵有力的说道。
“那拿走这秦凤路的土地去喂养自己的百姓不更好么?西夏乃虎狼之国,现在秦凤三州之地已尽入西夏国内,剩下的州郡也是苟延残喘,如此时机,他就真的不会吞并我秦凤,兵指关中吗?”听着李斌的分析,不得不说确实非常有条理,可是对于李元昊的判断,马德明不得不怀疑是错误的,这个人野心极大,时刻想让自己的国家凌驾于辽国与大宋之上,这样的人会放弃唾手可得的东西?这怎么可能。
“他当然不会,因为我大宋不会让他那么做,将军试想,李元昊所得粮草能有多少?而我大宋国力又有几何?当今陛下虽是仁善之君,不远轻启刀兵,可今日李元昊率军来犯,若想夺我家土,陛下岂会允许,必定会兴全国之兵,抵抗西夏之侵略,如此一来,西夏国主李元昊凭借着现在的粮草,又能够支撑多久?”
李斌的这番话让马德明还有另外两人都是顿时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确实如李斌所说,若是打成了消耗战,那么最终会失败的就必然是李元昊,而不会是他们,既然如此,他就不可能把粮仓打造在这么前线的位置,因为打造一个粮仓是需要花费很多钱的,而一般来说,战争结束以后,粮仓所在的位置也会被打造成一个村庄让士兵带领自己的家属来此屯田,以此来增加收成,扩大人口。
若是站在这个角度,惟精山下的那片土地就不是非常的好了,因为它离大宋的边境实在是太近了,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让这个村庄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样一来,建设粮仓的钱也就白费了,而李斌所指的地方则不同,他距离西安州并不算远,而且山下的平原面积要比惟精山下的大得多,绝对可以养得起两三百户人家在这里居住,如此一来,确实是要比惟精山更加适合建造粮仓了。
“李斌,真没想到,你还有这般算计的才能,以前还真是小看你了。”王寅在旁边由衷的佩服道,通过对李元昊的几个动作观察,就能够洞悉李元昊的想法,这实在是太厉害了,王寅这么一说,马德明和王副使也纷纷看向了王寅,心中都有种自己以前看错人了的感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