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聆音阁新建之后,场地比之前宽敞了数倍有余。 袁长润把周围的好几家店面都买了下来,并且打通在了一起。 现在的聆音阁,不仅空间上更加宽敞,而且装饰上也更加高雅精致,格局上也更加简约大气。 沈顾在整体设计和空间布局方面运用了很多现代的艺术,为聆音阁注入了多元的艺术气息和娱乐气息,让聆音阁看起来有着不一样的空间感和视觉感。 可以说,除了古香古色的建筑之外,聆音阁现在看起来基本上跟现代的大剧院没什么区别。 整体的布局也跟现代的大剧院一模一样。 大堂里,正中央处立着一个流光溢彩的舞台,高调又妥妥地占着C位。 这个新建的舞台不仅高级,而且还很高,比起一般的舞台要高上许多。 舞台的正前方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座位。 这些座位,位子很多,可以容纳下不少人。 座位呈阶梯状排列,由前往后,越来越高。 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坐在后面的人也能看到舞台上的演出,不会被前面的人挡住视线。 想要坐在座位上看话剧,是要提前买票的。 买了坐票才可以坐着看话剧。 坐票相对来说会比较贵,普通大众可能买不起。 出于对普通大众的考虑,沈顾特意设计了站票,也划分了站票的区域。 站票的区域环绕着整个舞台,也是呈阶梯型排列。 想要站在站票的区域内看话剧,也是要提前买票的。 买了站票才可以站着看话剧。 一楼的布局大概就是这样,设有舞台、座位、以及站票区域。 除了一楼可以看到话剧的演出,二三楼也是可以的。 二三楼设有很多雅间,也就是所谓的VIP房,环境相对来说会更好一些。 雅间主要是为了提供给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坐在雅间里看话剧,会更加地舒适和享受。 二三楼的雅间加上一楼的舞台,就是前堂的整体结构。 前堂主要是用于平时的排练和正式的演出。 除了前堂,聆音阁跟以前一样,还设有后院。 后院主要是伶人们平日里生活和梳妆打扮、做准备的地方。 现在的后院跟以前相比,也宽敞了许多。 不仅设有住处区,还设有准备区。 可以说,相当完善了。 为了做话剧,聆音阁不仅全部重新装饰,整体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还换了名字。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现在的聆音阁已经不叫聆音阁了,而是改成了……舒乐院。 舒乐院这个名字是沈顾想出来 的。 沈顾觉得舒乐院这个名字在寓意上会更贴合话剧,所以就给聆音阁换了个名字。 舒乐院三个字里,“舒”是舒服愉悦的意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