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应聘就是吵架-《丛林超越》
第(2/3)页
而现在,看着张浩然,心结不仅没有了,还带有一丝的好感。毕竟张浩然的颜值还是顶尖的那一类,颜值即正义,虽然是悖论,但也有先入为主的感官的愉悦。
张浩然看着眼前秀气的女孩,照例问了一些面试需要了解的信息,话锋一转道:“完全都在,就是想攻克航发一项最重要的难关,就是材料,耐热材料。
我翻阅了大量的各国关于航发的进展和相关材料学的论文,结合国内的现状,我认为国内的航发在材料领域还是落后的,虽然相关理论都已经掌握,但是材料的研发还是拖了后腿。
现在完全都在实验中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发耐热材料。耐受高温要在两千三百度以上,这个虽然有很多金属都可以达到,但是两个难点,一个是耐热时长不变形,一个是加工难易程度。我们的工作就是解决耐热时长不变形和解决加工工艺的难易问题。”
吴晓晓吃惊地望着张浩然。
“不用这样地看着我,我脸上没花吧。”张浩然调侃一句,缓了一口气道:“我知道很难,所以才做,要是按部就班地去做,华国总是跟随时代,我要做的就是华国要引领时代。”
吴晓晓不以为然,口号式的工作,不是新鲜事,在央企的实验中心工作,进门迎头墙上面,常常悬挂横幅的,奋战某某天,像什么什么献礼之类,经常换。
但是科技工作不是奋战出来的,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起来的一点点的进步。
虽然很多人是在混日子,那是因为没有找到可以一鸣惊人的路径,久而久之,人浮于事,懒惰情绪会慢慢侵入人们的思维,思维的方向变了,工作也就……。
“光喊口号没用,要有切实可行的攻关路径。”说道专业了,吴晓晓严肃道:“我们需要找到你说的那种金属合成办法,这个我现在的工作就是一直从事这个研究,实验中心也是人才济济,参考了很多国外这个领域的工作方法……。”
张浩然果断地打断吴晓晓的话头道:“光是参考没用 ,要创新,创新,有时候发现就在灵感的一瞬间,只有天才可以抓住那灵感一瞬间,比如牛顿,那个苹果砸头的……。”
吴晓晓:“不对,天才的作用不可磨灭,但是没有积累,哪有爆发……。”
张浩然:“不否认积累,但是光有积累,没有爆发,积累就是零……。”
吴晓晓:“不对,爆发前提就是积累……。”
张浩然:“囿于满足积累,就是简单学习过程……”
吴晓晓:“借鉴也是为了学习,是为了站在巨人的肩膀……。”
张浩然:“我就是巨人,我们就是巨人,完全都在就是为了巨人而生……。”
吴晓晓:“为了你这个巨人,我应聘了。但是……。”
张浩然:“没有但是,欢迎加入……”
吴晓晓:“我就是要但是,但是,……。”
……。
……。
俩人一人一句的不断的打断对方的表述,把一边的金晓鹏和刘雨銘听得有点晕菜,这是招聘面试,还是类学术方法讨论,尤其是刘雨銘着急地等着下文,说好的买一送一的,咋没人提这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