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凌乱了-《食色生香》


    第(1/3)页

    明日便是十月初一,庆城县的大街小巷已经挂出了节庆的福帘。

    商贩们更多是出售此节的祭品,梵音一早起来就被许多商贩找上‘门’,不买上两样东西便不罢休。

    谁让自家顶了个主簿大人府的名声呢?

    彩云抵挡不住便换了青苗前去,倒是买了些许明日需用的物件,也省了她们出‘门’去采买。

    梵音要为“母亲”祭奠一番,这一次不似之前手中没有银子,‘花’了一两银子买全了祭物,准备明日暖炉会回来之后便烧祭纪念。

    青苗拿着刚刚买到的果点走到院子里还没进屋,就听见又有人来敲‘门’。

    “没什么买的啦,走吧!”

    朝着‘门’口喊一嗓子,敲‘门’声依旧。

    青苗没了辙,放下物件准备去撵走,可刚一开‘门’却正瞧见杨志远和张文擎一同进‘门’。

    脸‘色’登时通红,青苗连忙道歉,“不知道是老爷,可别怪罪奴婢。”终归有张文擎在,她刚刚略有失礼。

    “无妨,去告诉怀柳,文擎来找她,说是什么铁匠铺的事?我是没听明白,让她出来吧。”杨志远今日很高兴,吩咐了青苗,便与张文擎道:“进屋喝杯茶,事情也不必这样着急。”

    “谢杨主簿。”张文擎拱手客套,杨志远笑着摆手,“什么主簿不主簿的,我与你父亲向来兄弟相称,喊我一声叔父即可!”

    “多谢杨叔父。”张文擎的心情似也不错,等着梵音出来时,便又与杨志远提起了书籍之事。

    杨志远侃侃而谈,他不是个酸腐的死脑筋,对于张文擎这类走行武之途的孩子来说,读什么四书五经都是无用,反倒是孙子兵法、诡谋之道更为有用。

    “先人赵蕤的一本《长短经》是一部佳作,虽说历来世人对他褒贬不一,可依我来看,那是一部不次于《资治通鉴》的作品,贤侄不妨看一看。”杨志远说着便带他进了屋,“我这里正好有一部,你尽管拿去,若有不解之处,自可随时来找我探讨。”

    张文擎当即大喜,“多谢杨叔父,一定前来向您请教。”

    “我也未完全读通,正巧有人能与我一同讨论,我可算寻到一个伴儿。”杨志远的亲近客套让张文擎格外欣喜。

    张文擎幼时比不得弟弟更有福气,那时张县尉还没能如现在这样踏踏实实的在庆城县站稳脚跟,莫说请杨志远这样的先生点拨,即便是请武师教习都不过是个武秀才罢了。

    杨志远虽说二人商讨,但无非默认他为自己的学生,之所以没有直接收了他,还是因他要走武举之路,拜一个文人为师反倒会成了障碍。

    文武自来不合,这是多年来一直没法解决的事。

    杨志远带着张文擎进屋看书,梵音已经从屋中出来,“父亲今儿怎么回来了?也不是休沐之日。”

    “今日县令大人有外客,我便借机回来休息一日。”杨志远看向梵音,“你在‘弄’什么?还需要铁匠?”

    “是请张大哥帮忙找一个能做剂量瓶的人。”梵音没有细说,反倒看向张文擎,“张大哥已经去看过了?”

    “去过了,已经做出样品来,你若有空不妨过去查验一下,若是可行,便继续按照这个法子赶制几个。”张文擎放下书本,在等着梵音的回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