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二章 火树银花-《圣人之仁》


    第(2/3)页

    什么百步飞剑啊,什么易水寒啊,什么庖丁解牛啊,听得众人是一阵神往,几个家丁还作势比划了起来,好像真得会其中一两个招式一样。紫苏更是听得满眼冒星星,幻想着自己也能回到秦朝末年,拜月儿为师,学个魂兮龙游回来,去跟陈汤爷爷较量一番。

    杜吴哭笑不得,止住了众人的神经质,带他们快步离开西市。再待一会儿, 这几个人非得魔怔了不可。众人一边走一遍闲聊,杜吴不由得感慨一声:“如此上元佳节,也是蛮有趣味的。”

    紫苏又迷惑地问道:“哪里来的上元佳节啊?”

    杜吴知道自己又说错了话,刚想否认,略一琢磨,算了,还是说开了好些,要不然以后还不知道会有多少新鲜词汇让人对他起疑呢,再说了,防不胜防啊,他自己手中又没有汉朝常用词汇大辞典,哪里知道哪个词能说哪个词不能说啊。

    “先生平日教你读书,你总是跑去欺负大黄,这些先生日前可是讲过的。上元就是正月十五,中元是七月十五,下元是十月十五,这可是诸子百家里道家的常见节日,你记不得,却来询问先生,是也不是?”

    紫苏吓得吐了吐舌头,她本性贪玩,先生管得又不严,很多课业都是得过且过的,这段也许讲过,可是自己着实不记得了,不过先生确实讲过道家,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啊之类的,自己听得晕晕乎乎的,哪里还记得什么上元中元?

    “道家里说啊,上中下三元乃是对应了三官。上元节天官赐福,中元节地官赦罪,下元节水官解厄。所以呢,上元节是佳节,大家聚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中元节呢,七月十五又叫鬼节,传闻这一天地府里的鬼会被放出来到人间来找吃的,这个时候祭祀先人,所以叫地官赦罪,下元节呢,差不多到了农闲时节了,五谷丰收,要去祭祀祖先,这都是道家的说法,现在没多少人知道了……”

    喧嚣渐渐远去,杜吴几人坐上了马车,一路欢笑着朝大司马府疾驰,一个瘦弱的年轻人,站在坊市门口,看着远去的王字马车,握了握拳头。

    自汉文帝以来,上元节就已经成为年轻男女们约会的最好时节。平日里不能出门的年轻女子,此刻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携带丫鬟一起逛灯市。虽说没有灯谜可猜,但是祭祀太一神的盛大灯火从黄昏开始,便点亮了长安城的角角落落,一直到天亮方止,弄得年轻的有情人怨声载道,如此明亮的夜晚,怎的行那浪漫之事嘛!

    王嬿本来以为自己今晚也可以出去玩的,没想到一大早就被父亲下了禁足令,而且一禁就是半个月。这让她不由得惶惶起来。早就听闻市井传言,皇帝立后,父亲将自己排除在名单之外,当丫鬟跑来告诉自己这个全长安都知道的消息时,不同于丫鬟的喜悦,她的内心充满了苦涩。别人不了解王莽,自己哪能不了解自己的父亲,好一招以退为进,如果大家共同入选,公平竞争,自己很有可能入选不了,可是一旦事先声明不参加纳采,那岂不就是将自己立于所有人的眼前,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会关注到自己,包括太皇太后,结局可想而知了。整个晚上王嬿在屋里踱来踱去,想到那个学富五车的先生,心中充满了甜蜜,转瞬间嘴角又流露出一丝苦涩,眼泪不由得簌簌落下来,慌得小丫鬟赶紧跪下,以为自己犯了什么大错惹得小姐不高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