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且他对兵法一道,显然不如这些将领擅长。 王翦却是首屈一指的秦军大将,他也一言不发是什么原因? 从接过刘琦递上来的赵淮中手书后,王翦就在闷头翻阅,有时会凝神思索,保持沉默。 陛下写的是什么,让王大将军如此入迷?! 王翦察觉到书房内的气氛,笑了笑,将兵策传给下首位的尉缭。 尉缭接过后翻阅片刻,抬头看了眼赵淮中,又瞅瞅王翦,而后迅速把兵策通读了一遍。 等他把兵书推送给对面首位的吕不韦,自己也和王翦一样,没再开口。 吕不韦,李牧,廉颇等人依次看了一遍兵策内容。 赵淮中写出来的三十六策,是对前人行兵之法的总结,还不至于让这些熟知兵事的兵法家感觉震惊。 但这三十六策,是华夏几千年兵家文化智慧的结晶,其中皆为兵家上策,涵盖之广,涉及到行兵打仗的方方面面。 三十六策一出,几乎汇聚了所有兵书的精要和具体实施方法。 所以连王翦,尉缭,李牧,廉颇,蒙骜看后也为之沉默,略感惊艳,惊奇。 看过三十六计,便知道没有继续讨论的必要,赵淮中总结手书的这三十六条兵策,比他们呈上来的兵策更全面,通俗易懂。 所谓将军看了沉默,知兵者看了流泪,就是这个意思。 兵策三十六计,无可挑剔。 尉缭,王翦皆是情绪起伏,心下同时浮现出一个念头:陛下於兵法一道所知竟也如此之深。 “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三十六计分为以上六种行兵方策。含阴阳变化之理,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关系……” 吕不韦默默诵读,体会三十六策的意思,看完后张了张嘴,忍不住想要拍一手。 廉颇是直性子,看后起身道:“陛下总结的兵策,让臣大感汗颜。” 李牧也道:“陛下所书,纵览行军精要,确是让吾等汗颜!” 稍后位置坐着的张良没看到兵策内容,不知其中写了什么,但不明觉厉,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这波朕可不是有意装逼,这也不是朕总结的,是千年以后,华夏无数军事大家,名臣良将共同总结前人经验而成书……赵淮中心里思忖,道: “朕召众卿过来,正要商讨此事,朕想问计众卿,如何将这些兵策,和现有兵家体系相合? 朕有意建兵家学宫,以培养兵将为责,众卿以为合适否?” 既然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学宫,那么最早期的军校,自然也可以推动起来。 这才是赵淮中的目的,文教兴国,开启民智,具体实施起来该怎么做? 首先就要在文化,军工,民生等方面,普及推广教育,秦想久盛不衰,就要拓宽教育面,让更多人学习,修行,更全面的选拔人才,单纯的科举还不够,配合兴学才是根本。 但这些并不是有了想法,想干就能干的。 在这个年代,当下的秦并不是所有制度都合适,要结合现状,和众臣商定,最后才涉及到具体实施。 吕不韦等人闻言知意,当下便沉吟起来。 “这事先不急,众卿回去考虑,下次朕召众卿,再谈。” 赵淮中也学着孔圣人,留了课后作业,言明下次碰面要考。 众臣聚集,又谈到其他诸事,散去时已近傍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