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084最亲密,不过这一夜1(3000+) …… 第二天的北京开始下雨。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 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 这是她在读高中时很喜欢的一篇语文课文——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诗化的言语,借雨声描写流淌的娓娓倾诉。最曼妙的是讲课文的那天也恰逢一个春雨绵延的阴天,午后的阳光被云遮蔽,教室内亮起灯,外面的世界如珍珠在弹跳。 和今天的一模一样。 原来从与乔承铭重逢算起,已经过去了半年。 犹记得那是个盛夏,市区cbd上方的天空压着淡淡青青的灰,似有似无的霾席卷铺盖了整座高楼林立的城,一副天之将倾的前兆。 那天也下雨,但那种雨跟现在的细雨是截然不同的。 米灼年坐在车上,微微把头偏向窗外,车窗上的水珠很小、很细、很密,确实似牛毛、似轻烟、似针…… 视线收回,目光从车窗滑过金属门,深黑色的车座皮革,最后,落在手里那本枣红色本子上…… 她知道乔承铭办事向来注重效率,却没想到他会这么效率。 据她所知,这座城市每天想结婚的人成千上万,一系列的手续审核。也是要早早就开始申请的。 谁能想到昨天还吵着没必要结婚的两个人,今天就已经在民政局登记领证了呢? 米灼年看着证书的眼睛放空,心里也是如出一辙的空空荡荡,没有一点点欣喜的感觉。 还记得几个小时前,他对她说的没有温度的话语—— “既然急着离婚,那就早点把婚结了。” …… 一纸婚书,等到真正拿到手的时候,却远没有想象中那样有什么不同。好像就只是手里多了这么一份东西,没有什么会因为这份东西而有所改变。 从开车到民政局,再木然机械地拍合影、办理手续、登记……全程脑子都空空白白,平平淡淡,说顺手推舟没有错,说按部就班,那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他们还是那样冷淡疏离。 宾利车旁。 米灼年把结婚证收起来,两只手背在身后,额头微微低下。 “你就送我到这里吧,我还有点事情。” 男人坐在车里,“什么时候回来?” “不知道,你不用等我吃晚餐。” 乔承铭没反驳,“给我电话,派车来接你。” “不用,”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声音温温静静的流淌而出,“我自己就可以了,很快的,而且也不是什么偏远的地方。” 她少见地耐心解释,宾利车里的男人却是面无表情,兀自发动引擎,在车窗内留下一个冷峻完美的剪影。 “注意安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