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大结局-《汉末高顺》


    第(2/3)页

    在南亚建立的南汉国和西凉国等三个王国的发展最令高顺不满,他们人口众多,农业非常发达,但是除此之外,却没有令高顺满意的地方,特别是军队的战斗力严重退化。

    高顺估计是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的性格,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强的孙子李文德在后世德国的地盘上建立的德国,他们至今仍然崇尚武力,军队规模庞大,实力也很强大,军人在那里是最受崇拜的职业之一。

    德国的手腕也不失圆滑,北部的蛮夷成为他们豢养的牲畜,他们会每年去俘获一定数量的奴隶,并尽量避免杀戮,若是蛮夷遇到灾难时候,甚至主动与那些蛮夷贸易,让他们度过难关。

    后世菲律宾所在地上建立起来的东洲国,在高顺搬迁到海南岛后更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战领了主岛上的全部地盘,南部的诸多岛屿已被他们纳入治下。

    且东洲国的发展,又带动南部的汉融、汉帝等小王国的发展;加强了南魏洲诸多王国与魏国的连续。

    巴布亚岛上新建的四个王国,成为汉人王国中出售奴隶最多的王国。

    通过发达的航海业,几乎所有的汉人王国皆被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汉语成为唯一的语言,汉字成为唯一的文字。

    让高顺欣慰的是,这些国家暂时没有发生战争,皆相处的非常友好,至于他之后的事情,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即便发生战争也很正常,优胜劣汰同样存在于族群内部,只有相互竞争,才能促进汉人社会的发展。

    高顺回想一生,让他最得意的是和平接管了大汉的天下;让他内疚的是那些文臣武将,利用优势接收了他们,却很少有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

    高顺之所以如此,只是避免他们加入其他势力,增加相互之间的杀戮,同时他也不希望灭掉士族之后而培养出更多更大的士族,所以当时他们的官职几乎皆为中郎将。

    不管是关羽、张飞,还是赵云、许林,他们的后人皆在几辈之后成为普通的百姓。

    此后建立诸多王国,国王也是从他的后辈以及李强等人的后辈中选择的,这也让田丰、沮授等人的后辈失望。

    高顺感觉,没有出现大士族,是他对汉人最大的贡献之一,也是保证汉人几百年平稳的关键原因。

    即便是皇子的后代,在五代之后也成为普通的百姓,同样需要参加文举或者武举考试才有出仕的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