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谥曰明皇帝-《长乐主》
第(2/3)页
武成二年,也就是今年正月二十三日,宇文毓下令在雍州设置十二个郡。
又在河东设置蒲州,在河北设置虞州,在弘农设置陕州,在正平设置绛州,在宜阳设置熊州,在邵郡设置邵州。
三月时,改雍州刺史为雍州牧,京兆郡守为京兆尹。
以广业、修城二郡设置康州,在葭芦郡设置文州。
四月,从长安分出万年县,治所设在京城。
一系列行政改制,且先不对地方治政有没有效果,单从局外人角度看着,就知道宇文毓费了不少心思。
还是那句话,宇文护既然能默许,那就明他也认为宇文毓此番并非胡闹。
还是有点好处的。
所以这部分群臣,从各个方面剖析宇文毓的文武政略,认为应该谥号曰明皇帝。
照临四方曰明;谮诉不行曰明;思虑果远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贤致远曰明。
谥号明皇帝,这其中的褒扬之意就多了去了。
但是,除了这两撮臣子,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觉得应该给宇文毓上个恶谥。
像是灵皇帝,或者是幽皇帝这种。
不勤成名曰灵,死而志成曰灵,死见神能曰灵,乱而不损曰灵,好祭鬼怪曰灵。
壅遏不通曰幽,动祭乱常曰幽,暴民残义曰幽。
这部分臣子不提也罢
反正宇文护还没有厌恶宇文毓到了要给他上个恶谥的地步。
宇文毓的谥号,最终是宇文护和宇文邕一同敲定的。
来有趣,宇文护先问了问宇文邕的意见和看法。
他问宇文邕,应该给宇文毓上个什么谥号好。
宇文邕仍旧是沉默寡言的样子,将这个问题又抛给了宇文护。
宇文邕的意思是,宇文护既为大冢宰、晋国公,那理应也有权力定夺宇文毓的谥号问题。
他自己没有什么意见。
还群臣们的都有道理。
宇文护听闻之后大笑。
但却并非是嘲笑、讥讽的笑,反而有些旁人看不透的心情在里面。
宇文邕没有去看宇文护的表情,完话就只一个人垂下头,好似对后续的结果并没有什么期待和盼望。
一副什么都不在意,什么都不关心的模样。
到最后还是宇文护松了口,他出的话倒很是震惊了一番人。
他就谥曰明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