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西域三十六国变成了如今的西域九国之后,这些小国家瞬间安定了许多。 他们开始称呼大汉的天子为天子,觉着大汉的皇帝便是他们的皇帝。 一时之间,天下和和美美,再也没有什么战事了。 而因为楼兰的此次“挑衅”,大汉也是痛定思痛,觉着自己实在是因为太过于和蔼了,所以才被人欺负,因此决定要在史书中大写特写。 执笔的人是司马迁。 司马迁作为武帝年间的臣子,在没有李广等人的事情之前,是一位十分著名的史学世家。 而因为没有乱说话,所以此时的司马迁还是“完璧之男儿身”,并没有少了些什么重要的东西。 他作为大汉官方的史学家,虽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但大汉都被西域小国挑衅了,总不能是博望侯的人自己自残的吧? 所以他在史记这么“宏伟”的巨著中,专门为楼兰写了一篇“蛮夷列传”。 是的,用的还是超规格的“列传”。 这是一个比起来古时候某些帝王篇幅本纪都要长的“列传”,也正是因此,后世中有许多关于“破楼兰”的诗句,有名的大诗人们都将“破楼兰”作为一个典故。 龙凤四年就在天下人都声讨楼兰的氛围中过去了。 可这一年注定是不平静、也是十分悲伤的一年。 龙凤四年的年末,那个冬天。 大将军、大司马、长平公卫青病倒了,当时太医令专门前去看了看,甚至陈无实也从民间将扁鹊找了过来,想要为卫青延续寿数。 只是,知天易,逆天难。 大将军卫青的命数,也确实是到了。 刘彻坐在卫青的窗边,目光中带着泪痕,他不明白为何卫青的身体那么好,却还没有活过自己,也为自己这几年见着老朋友们的一个個离去而悲伤。 “卫青啊。” “你也走了,要朕怎么办?” 卫青躺在床榻上,嘴唇发白,脸色发紫,明显是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他轻咳一声:“陛下啊——” “臣到下面,为您先探探路,届时你我君臣,在.在九泉之下,再造大汉。” 刘彻只是眼泛泪光。 而刘据站在一旁,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 他望着自己的舅舅,心中百感交集。 “舅舅——” 卫青只是笑了笑,然后又咳嗽了几声:“去岁太后病逝的时候,我就觉着我的命数当尽了,只是放心不下关于楼兰的大战,因此熬了一年。” “我这一生,从一个马奴开始,到如今的封侯、手握兵权,已经是知足啦。” “陛下不必为我伤心。” “我只是累了,该休息了。” 他又咳嗽了几声,此时的他明显是进的气息少,出来的气息多了。 卫青又看着霍去病交代道:“去病啊,你这几年算是安生了些,但还是不够慎言,你且要记住,君子要独善其身、谨慎其言行,不可再像年轻时候一样莽撞了。” 他脸颊上的神色显得十分疲惫,眼睛怔怔的望着远处的方向,有些无神。 “陛下啊” 一声陛下还未曾说完,大将军卫青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缓缓闭上了征战一生都未曾闭上的眼睛,卫亢、卫登两人跪伏在地上,涕泗横流,他们两个看着那床榻上的父亲,整个人都像是天塌了一样。 而长阳长公主则是怔怔的站在那里,她这一生嫁了三次,直到第三次嫁给卫青才算是过上了安生的日子,生下了两个孩子。 如今卫青去了。 她像是丢失了魂魄一样。 刘彻声音中带着哽咽:“传朕的旨意,着卫青长子卫亢继承长平公之爵位,三代后降为候爵,而后世袭之。” “加封卫青次子卫登为“思青候”,世代袭之!” 卫亢、卫登悲伤中拜谢刘彻的恩典,这也是为什么卫青在临死的时候,只是将卫亢卫登呼唤而来,却没有与他们说任何话的原因。 卫青十分聪慧。 自己这一生都不曾有过,更是谨言慎行,得到皇帝的宠爱。 他走在了皇帝的前面,皇帝只要看见他的儿子就能想起来他来,看在他的面子上,一定会有所加封。 而且,卫青知道,刘彻一定不会只让自己的长子袭爵,而对次子毫无加封的,因为刘彻一定不忍心看到他死后,两个儿子反目成仇。 陈无实站在一旁,与陈多病、陈去虏一样看着这一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