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是法家的核心问题。 法家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在往后的某个时期,一位名为韩非的韩公子正式总结提出了这个内容。 “建立一个封建中央集权的国家” 中央集权的最终目标是将权力集中在谁的手中?皇帝的手中! 放在这个时期,就是集中在国君的手中。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秦孝公为何那么支持商鞅了,因为在这个时期,那些老贵族手中的权力几乎是可以威胁到国君! 国君能够容忍有人几乎与自己分权么? 不能。 而战国前期,或者说春秋后期的这个阶段,因为周礼的缘故,所以一个国家的权利其实是在国君、卿大夫的手中,就如同齐国一样。 田氏的权力已经让齐威王坐立难安了。 秦国也同样如此。 这才是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的原因,因为手中的权力;这才是为何老贵族拼了命也要让嬴驷和商鞅有仇的原因,因为他们不想让权力集中在国君手中。 这也是嬴驷为何杀了商鞅却并没有废除新法的原因。 因为他意识到,权力放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好的。 秦孝公按捺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他偏过头看向陈野:“陈野,你觉着呢?” “此时是否是迁都的最好时机?” 陈野微微沉默,在历史中,第二次变法是和迁都一起的,但此时第二次变法因为自己的缘故提前了好几年而起,这个时候是不是迁都的最好时机倒成了一个问题。 他在心中思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此时迁都是最好的机会么? 略微沉默后,陈野拿出了与商鞅截然不同答案:“君上,臣以为此时却是迁都的最好时机。” 他看向商鞅先解释道:“左庶长,你说此时迁都会产生变数,或许会让老贵族得到喘息的机会,我却觉着不是这样。” “此时迁都,正是将压死老贵族们最后一根的稻草,放在他们身上最好的机会!” “原因么....很简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