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高阳昔日能平地起惊雷,弱冠之年便位极人臣,是因他确有经天纬地之才,水泥、火药、曲辕犁、化肥……乃至论道台上喷得百家哑口无言,那是实打实的本事!” “我如今纵是绞尽脑汁,所呈之策亦不过是拾人牙慧,根本无法与高阳相提并论。” “眼下若强行出头,非但不能人前显圣,只怕会徒增笑耳,让陛下和同僚觉得我崔星河志大才疏,急功近利!” 崔健闻言,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脸色更加难看。 他重重叹了一口气。 瞬间,书房内陷入令人窒息的沉默。 崔健何尝不知崔星河说的是真的,可正因知道,才更觉憋闷。 那种明明对手已让出赛道,自己一方却因实力不济连追赶都无力的感觉,简直令人发狂。 至于崔星河,则是心中更难受了。 昔日,高阳辞官之后,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也一度以为自己的时代即将来临。 结果……连那慕容复都没干过啊! 也就在这时。 书房外传来心腹管家刻意加重的脚步声,随即恭敬的声音响起。 “老爷,公子,长安城内传来新消息,是关于……定国公府高阳的。” 崔健眉头一拧,不耐道:“这活阎王又弄出什么幺蛾子了?是又写了新话本,还是他那宝贝弟弟又闯祸了?” “这高家,怎么一天天的没完没了?” 门外的管家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奇异:“回老爷,都不是。是高阳……他在长安西市开了家铺子,名叫解忧阁。” “解忧阁?” 崔健嗤笑一声,“这解忧阁是什么?总不会是卖他高家特供的反季蔬菜和那劳什子长生瓜的吧?” “并非售卖实物。” 管家走了进来,身子佝偻的道:“老爷,据传,此阁规矩极为奇特。” “他一日只开一个时辰,一日只接待一人,所求之事,不限种类,解惑、伸冤、谋策皆可。” “最奇的是酬金……也全凭活阎王心情而定,昨日,他受一泾县民妇所托,仅收一文钱,便亲赴泾县公堂,为其夫洗刷了冤屈,不仅揪出了真凶,还顺带要将一位渎职枉法的县令送入大牢!” “此事,几乎一日之内传遍了整个长安。” “什么?!” 崔健一脸愕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