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们没有!” “那我又问了。” “你们可曾有人,敢说一句“我明白了”,而不是“程子朱子说过”?!” “有吗?” “你们依旧没有!” “你们只会抱残守缺,只会党同伐异,只会对任何不同于你们理解的说法,扣上‘异端’、‘邪说’、‘辱圣’的大帽子,进行最卑劣、最无耻的围攻和打压!” “因为你们害怕,你们恐惧!” “你们害怕有人真的读懂了圣人,害怕有人真的走出了新路,害怕你们赖以安身立命的那些僵死教条,被人打破!” “所以你们迫不及待,要扼杀一切可能,哪怕只是一个苗头,哪怕只是一句可能被曲解的话!” 说到这。 高阳重重深吸了一口气,猛地踏前一步,这一步,气势磅礴,这一步,气势如惊雷。 这一步,竟逼得程文远和赵守正下意识后退了半步! 高阳拔高声音,一双锐利的眸子扫过在场的翰林学子,以及成千上万的百姓,近乎一字一句的道。 “都说圣人之道,可圣人之道究竟是什么?谁敢说?” “他们不敢,我敢!” “今日,我便告诉你们!” “圣人之道,不在故纸堆里,也不在某一家某一派的注解之内!” “它在天地之间,在人心之中,在高某所说的知行合一的实践里!” “它需要的是真正的理解,是勇敢的实践,是敢于‘心之所往,行之所至’的担当!” “而不是只会跪在地上,对着几百年前的注释顶礼膜拜,却不敢抬头看一眼真正的星空!” 高阳猛地一挥手臂,指向这苍天,指向这大地,指向这芸芸众生,声如龙吟,震撼人心! “五百年未出圣人?” “谁都不敢言真正的圣人之道?” “那今日便由我高阳——” “来与你们论一论,这天地间,真正的圣人之道,究竟该如何行走!” “圣人之道,在心不在纸 ,心本有良知,故吾性自足,良知能生真知,真知能引真行,故知行合一,行至问心无愧,故此心光明,光明之心无需多辩,故亦复何言!” “因此我所悟之道,唯有十六个字!” “吾性自足,知行合一!”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