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匠籍改革的必要性!-《大明:从教朱元璋做事开始!》


    第(2/3)页

    面对老丈杆子的小家子气,原本只是为了自己的承诺给兵仗局少量匠户除籍的钱宽,却是忍不住干脆更进一步,直接提出了全面废除匠户制度的想法。

    没办法,虽然匠户这种固化的制度保障了最基本的生产效率,但却是彻底的扼杀了工匠的创造力跟想象力,对于大明及整个华夏的科技发展来说,其影响实在是太过恶劣了。

    就拿原历史上的大明火器史来说,早在明初就定型的火门枪‘三眼铳’,其形制直到大明灭亡,整整两百多年时间硬是没有一丁点儿改变。

    而且即便就是这种简单原始的火器,明军也宁愿使用早期生产的产品。因为越是中后期生产的火器,其质量就越堪忧、炸膛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

    至于像鸟铳这种代表了火器发展潮流的火绳枪,朝廷工坊里的成品合格率更是低到了一个令人发指的程度,导致军士都直接拒绝使用了。

    而且不仅是火器,就连盔甲刀剑这些冷兵器也是一样。以至于许多将领都是直接在民间工坊定制武器来装备自己的家丁和精锐部队,只有那些炮灰部队才会使用朝廷工坊生产的武器。

    所以,即是便胸无大志、只想当个米虫躺平享受生活的钱宽,在见到老丈杆子这小家子气后也实在是忍不住了。

    “哼,说得轻巧!这可是事关国家的大事……你小子空口白牙的拿啥来保证?”

    没办法,认定了只要人人各司其职、各就各位就能天下太平的老朱,哪会这么容易就被钱宽这轻飘飘的保证所动摇。

    “有道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匠户也是人,也要养家糊口。自家老小都过得苦了吧唧的,他们凭啥死心踏地的为朝廷卖命?”

    “至于小婿凭什么,呵呵,这一次的火器改造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小婿只是画了两张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图纸,上下嘴皮一碰说了个大致想法而已,这些匠户半个月不到就给整了出来,凭的是什么?”

    “另外,父皇要是觉得这还不够说明问题,那再加上钱家庄那边军工分厂的例子呢?”

    眼见老丈杆子顽固不化,钱宽不仅是拿刚刚出了丰硕成果的火器改造说事,更是把设在钱家庄制作军粮的军工分厂都搬了出来。

    说起来,不同于全部使用匠户的皇家军工厂总厂,这钱家庄的军工分厂本就是老朱当初为了卖钱宽人情所设。所以其中的工人自然也是按钱宽的建议,完全采用了雇佣制雇佣了钱家庄的妇孺老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