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臣等参见陛下——!” 李世民的车队刚抵达长安城外,房玄龄、褚遂良他们就携众臣、以及封王公侯,上前迎接,并恭敬行礼。 而李世民则淡淡一笑:“让诸位爱卿,久等了。今日,让我们共同见证这一盛事。” 他没有谈论辽东的战事,甚至没有询问长安的乱局,仿佛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直接将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死囚回归’这件事上。 房玄龄等人自然心领神会,立刻有人笑着接口道:“陛下圣明!定下这一千古奇约。我等纵使见证,也能名垂青史。” “哈哈哈!” 李世民仰头大笑,仿佛一切阴霾一扫而光。 却见他笑完之后,又扭头看向大理寺孙伏珈:“孙爱卿,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何时归来啊?” 此言一出,众人立刻齐刷刷地看向孙伏珈。 “回皇上,午时一刻,便会陆续归来。”孙伏珈不疾不徐地站出来躬身道:“这是太子殿下安排的,是阳光正好,足以照亮大唐的光明未来!” “呃,” 李世民嘴角微不可查的抽搐了一下,然后尬笑道;“说得不错!大唐有太子,有朕,自然有光明未来!” 话音落下,又扭头看向房玄龄等人,笑道:“玄龄,你招呼众位爱卿在临时蓬房里等候,再安排人准备一些解暑,解饿之物。另外,通知医学院,派几名医者和医护过来,以备不时之需!” “诺!” 房玄龄应诺一声,立刻便转身离开了。 而李世民又将目光落在了魏征,刘洎,褚遂良,戴胄四人身上,最后只叫了褚遂良过来:“谏议大夫,你过来。” “是!” 褚遂良看了眼跃跃欲试,又满脸失望的刘洎,小心翼翼地越过人群,来到了李世民身边。 李世民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长孙无忌,不由叹息一声,随后摆手道:“无忌,你也跟过来!” “是!” 长孙无忌应了一声,便跟着褚遂良和李世民去了一边。 而云端则带着百骑司护卫,将百米左右的位置,隔绝了出来。 等到李世民率先停下脚步,褚遂良、长孙无忌才停下。 只见李世民神色复杂地看着褚遂良,沉沉地道:“当初朕让你们审理太子,结果如何?” 其实,他早就通过褚遂良他们的告罪书,得知了真相,但他还是想亲耳听到褚遂良的口述。 却听褚遂良斟酌道:“回陛下,太子那日准备查抄蜀王府,我等并不知情蜀王的所作所为,故而将太子传唤到了三司衙门。而太子也十分配合,并没有抗拒我们。” “想来,太子早有计划。而他的计划,并需要他出场。甚至,他进入三司大牢,也是机会的一部分。” “这么说,他早就在算计李恪了?”李世民眯眼道。 “这个臣不清楚。” 褚遂良摇头道:“臣只知道,太子进三司大牢的那晚,整个长安城都很乱,各种喊杀声,碰撞声不断。” “而太子则坐镇三司大牢,弹琵琶、唱歌,颇有运筹帷幄之豪迈!” “他会弹琵琶?” 李世民有些诧异地问道。 而一旁的长孙无忌则嘴角一抽,心说问题不在这里啊陛下。 不过,李世民问了,褚遂良自然要回答。 却听褚遂良又重重点头道:“太子殿下的琵琶弹得很好,歌也很好,杀气十足,臣听了都为之胆寒,至今想起都后背发凉。” “什么琵琶曲?什么歌?” “据太子殿下所言,好像叫《十面埋伏》、《七杀诗歌》!” “十面埋伏?七杀诗?” 李世民眉头大皱,不禁扭头看向长孙无忌。 只见长孙无忌也颇为意外,然后忍不住问道:“你这首曲子和诗歌,太子当时的处境,似乎不太好啊!” “嗯,算是吧!” 褚遂良点头道:“太子还没入城,就被梁王带领城防军阻在了城外,若不是太子示威震慑,恐怕连进门都难!” “李愔哪里来的兵权?”李世民冷声道。 “这个….” 褚遂良迟疑了一下,叹息道:“是房公和李卫公给的。当时蜀王府找了一群妖医,诋毁医学院,引得长安百姓群情激愤,情况危急,而梁王又得蜀王示意,以大义、情况紧急和维稳,胁迫房公和李卫公,这才得了城防兵权。” “哼!” 李世民冷哼一声,显然不信这套说辞:“我看他们就是隔山观虎斗!谁都不想牵扯进去!” “可是,这件事也不全怪他们,主要是当时的蜀王,占据了‘大义’、‘民心’,还有陛下您…..” “朕怎么?朕可没下旨他插手长安之事!” 李世民立刻打断了褚遂良,脸上怒容骤显。 但一旁的长孙无忌却插刀道:“陛下莫非忘了,您让蜀王总管天下钱粮,这是他一藩王能管的吗?这不就是告诉所有人,您信任他,胜过太子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