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珪听到崔仁师的话,气得怒拍桌案:“竖子休得放肆!” “好了王家主” “什么王家主!老夫是大唐的御史大夫,你们算什么东西,也敢在老夫面前放肆?!” 还没等卢承庆出言打圆场,王珪就暴喝打断了他们,然后怒不可遏的道:“来人,给老夫送客!” “王大人” “滚!” 众家主闻言,脸色一变。 片刻,崔仁师率先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冷哼道:“王珪,你别忘了,你能有今天,是谁在背后支持你!” 说完这话,看都没看王珪一眼,便径直离开了。 其余家主见状,面面相觑,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一个个又无声的离开了。 而目送他们离开后的王珪,就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仿佛苍老了十岁,两行热泪也不自觉地从眼角缓缓花落,口中喃喃自语:“瑀儿,伯父对不起你,不是伯父不救你,而是不能救你” 与此同时,河南道,汴州。 天空原本是澄澈的湛蓝,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轻柔的微风拂过田野,稻穗轻轻摇曳,似在低声吟唱着丰收的序曲,每一片叶子都闪烁着生命的光泽,绿得鲜亮而饱满。 劳作的人们穿梭在田埂间,偶尔直起腰,抬手抹一把额头上的汗珠,望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起初,只是远方天际出现了一条若有若无的黑线,像是画笔不经意间留下的一道痕迹,细微得几乎难以察觉。 它在天地交接之处微微颤动着,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缓缓向前推进。 有眼尖的孩子停下手中玩耍的树枝,疑惑地指着那个方向,稚嫩的声音喊道:“阿娘,你看,那是什么?” 一名妇人闻言,抬起头手搭凉棚,眯着眼向远处望去,心中却并未在意,只以为是远处扬起的沙尘。 毕竟在这干燥的季节里,偶尔出现这样的景象也并不稀奇。 然而,那条黑线越来越粗,越来越清晰,逐渐弥漫开来,像是一片正在汇聚的乌云,却又透着一种不寻常的躁动。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气息,原本轻柔的风也变得有些急促,带着丝丝缕缕的不安。 鸟儿开始在枝头不安地跳动、鸣叫,它们不再像往常那样悠闲地觅食,而是警觉地注视着远方,仿佛预感到了一场即将降临的灾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片“乌云”迅速膨胀,以一种令人恐惧的速度向这片宁静的土地逼近。 嗡嗡声开始在空气中若隐若现,起初像是蚊虫的低吟,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 如同远方传来的汹涌的潮水声,又似千军万马奔腾而来的怒吼。 其他劳作的人,也看到了这幅场景,脸色开始变得凝重,手中的农活也不自觉地停了下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惶恐。 他们终于意识到,这绝对不是普通的自然现象。 此时,天空中的光线也变得昏暗起来,太阳被那片铺天盖地的阴影遮挡,只透出一丝微弱的、带着诡异色彩的光芒。 风更加猛烈地刮着,吹得人们的衣衫猎猎作响,田里的庄稼被吹得东倒西歪,似乎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瑟瑟发抖。 不到一刻钟,那片‘乌云’就清晰地展现在了人们眼前,是数不清的蝗虫。 它们密密麻麻地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庞大而恐怖的力量。 每一只蝗虫都有着坚硬的外壳和透明的翅膀,翅膀快速扇动,发出震耳欲聋的嗡嗡声。 它们的眼睛闪烁着冰冷的光,仿佛没有感情的杀戮机器,目标明确地朝着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飞来。 “蝗虫!那些东西是蝗虫!!” 不知道谁高声呐喊了一句,百姓们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蝗灾!蝗灾来了!快跑!” “快跑啊!” 人们奔走相告,呼喊声,惊叫声交织在一起。 孩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得不知所措,紧紧地抱住父母的双腿,眼中满是惊恐的泪水。 妇女们匆忙地收拾着家中的细软,将一些重要的物品塞进包袱里,手忙脚乱地准备着应对这场未知的灾难。 男人们则聚集在一起,手中拿着能够找到的一切可以驱赶蝗虫的工具。 尽管他们知道这可能只是徒劳,但眼神中依然透着一丝坚毅和决绝,他们要为这片土地,为自己的家人做最后的抗争。 田野里,牲畜们也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牛群不安地哞哞叫着,在栅栏里来回踱步,蹄子不停地刨着地面。 羊群挤在一起,惊恐地缩成一团,咩咩的叫声中充满了无助。 那些原本自由自在的野兔从草丛中窜出,不顾一切地奔跑着,试图逃离这片即将被蝗虫吞噬的区域。 远处的山峦在蝗虫群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仿佛也在这股强大的力量面前颤抖。 河流依旧静静地流淌着,但水面上已经开始落下三三两两的蝗虫,它们在水面上挣扎着,泛起一圈圈微小的涟漪,却丝毫不能影响蝗虫大军前进的步伐。 整个世界仿佛陷入了一种末日来临前的死寂与疯狂,等待着这场灾难的无情洗礼。 【求月票,求月票,求双倍月票,滿1000加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