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言一出,李世民目光一凝,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承乾,心里无比的愤怒。 自己还坐在皇帝宝座上呢,你就敢当着群臣的面,无视自己的皇帝威严? 这是极大的冒犯。 但反过来想,李承乾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不是觉得,自己让苏定方,薛仁贵他们站队,也是在冒犯他的太子威严? 这是打算用王御史来反击自己吗? 想到这里,李世民脸色阴晴不定的看了眼李承乾,又看向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等大臣。 只见他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皆正襟危坐,默不作声。 很明显,太子回长安本就一肚子火气,否则也不会写出那首怒发冲冠的诗词。 现在跑去惹他,无异于送人头。 更何况,王福这家伙也确实该死,哪壶不该提哪壶。 没有证据的谣言,大家知道就得了,你偏要提到明面上来说。 这不是找死吗? 真要坐实了那个谣言,你让李唐皇室的脸往哪搁?哦,玄武门之变玩了两次? 煞笔玩意儿!谁救你一个九岁能淫的蠢货! 似乎看穿了众臣的心思,李世民不由抬手扶额,最后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不得不冷冷决断:“拖下去吧!” 简单的四个字,就决定了王福的命运。 当王福被强行拖下去的时候,所有世家官吏的后背,都不禁冒出一身冷汗。 任由王福大喊大叫,也没有一个世家官吏敢为他求情。 甚至连王福本家,太原王氏的官吏,都铁青着脸,一言不发。 原本只是一次试探性的弹劾,没想到竟闹出了人命。 包括裴寂在内的武德老臣,多次看向李承乾,不由思绪万千。 这位太子殿下,有点出乎意料的强势啊! 他根本没有辩解那所谓的十条大罪,也没有辩解那所谓的谣言,只是简单的反问了几句,就杀了一位四品大臣。 简直霸道如斯! 甚至连李二陛下都无法阻止他! 这说明什么? 说明太子与皇帝是两种性格的领导,一个你可以冒犯他,一个你冒犯就死。 而经过这一不太和谐的插曲,群臣变得从未有过的和谐,朝议也没有任何争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直到朝会临近结束的时候,一名年过半百的官吏,缓缓从队列中站了出来,持笏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杨爱卿有何事?尽管说来!” 李世民淡淡一笑,似乎将刚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郁闷心情,一扫而空了一般。 却听那位关陇杨氏的官吏,颤颤巍巍地道:“陛下,老臣年事已高,恐无法再胜任要职,恳请陛下允许臣致仕还乡!” 此言一出,群臣满脸诧异。 要知道,这位关陇杨氏的官吏,可是那位小杨妃的伯父,如今小杨妃正得陛下恩宠,也正是关陇杨氏崛起的机会,这时候告老还乡,不是白白放弃这个机会吗? 然而,李世民听到他的请辞,并没有多少意外,而是平静地追问:“你可想好了?” “回陛下,臣已经想好了,只是,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望陛下成全!” “哦?” 李世民眉毛一挑:“什么不情之请?” “启禀陛下,海陵王图谋不轨,被太上皇下令诛杀,但海陵王的封地,目前还没有明确安排,太上皇的意思,是交给我杨氏打理,但臣以为,杨氏名不正,言不顺,还请陛下收回!” 轰动! 全场轰动! 众臣无不愕然的看向这位关陇杨氏的官吏。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居然还有人请求皇帝收回家产。 要知道,李渊将李元吉的封地交给杨氏家族打理,是为了补偿李元吉的,这在朝中是心知肚明的事,也没人会说三道四。 更何况,小杨妃现在正得李世民恩宠,也没人敢去触碰李世民的霉头。 然而,这位关陇杨氏的官吏,却将李渊的好意给拒绝了。着实让人想不通。 但李世民听完他的话,依旧十分平静,淡淡地道:“你可想清楚了?” “回陛下,臣已经跟家族的人商量了,他们也同意此事” “可是,朕不同意!” 李世民摆手打断了对方,然后环顾众臣道:“海陵王犯了大错,被太上皇下令诛杀,那是他咎由自取。” “但是。”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朕与他兄弟一场,自是不能让他断了香火!” “这” 众臣闻言,面面相觑,一时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只见李世民顿了顿,又将目光落在那名关陇杨氏的官吏身上,道:“你说你们掌管封地,名不正言不顺,那好,朕就给你们一个名正言顺!” “从今日之起,朕将巢王妃之子李明,过继给元吉,封曹王,受元吉封地!” “什么!?” 众臣大吃一惊,心说陛下这又是什么骚操作?! 晚点还有一章,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