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开年福瑞!开年福瑞啊!” 开年朝会刚刚结束,李世民正在两仪殿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商议新年大政的方向,忽地被一阵大呼小叫给打扰,不禁眉头大皱:“何人在外面喧哗?” “回陛下,是工部尚书,段纶!” “工部尚书?” 李世民微微一愣,而后看了眼房玄龄等人,道:“工部尚书今日没参加朝会?” “据说去南阳考察河道了,去年水患,冲坏了不少堤坝,工部掌管天下水利,责无旁贷!”房玄龄答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朝门外摆了摆手:“让他进来!” “诺!” 门外应诺一声,很快,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就眉飞色舞地从外面走了进来:“陛下!大福瑞啊!” “什么大福瑞?” 李世民有些好笑地道:“莫非段卿考察河道的时候,发现了什么奇珍?” “不不不,不是奇珍,是国之利器!” 段纶说着,也不废话,当即从怀中摸出一张图纸,递给李世民道:“陛下,这是臣考察河道的时候,偶然发现的一物,请陛下查看!” “哦?” 李世民越听越觉得有意思,于是让无舌将段纶手中的图纸拿了过来。 只见上面画的是一架爬犁,不由脸色一沉:“汝在戏弄朕吗?” “没有没有,陛下您仔细看!此爬犁有何不同?” “爬犁?” 房玄龄等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却见李世民耐着性子,皱眉查看,片刻,不禁轻‘咦’了一声,道:“这爬犁怎么是弯臂?” “对啊陛下!此爬犁名为曲辕犁,可以随意调整入土深浅,让耕种更为简便!” 段纶满脸兴奋地介绍道:“以往我大唐的直犁,需要两头牛,才堪堪可以耕种,但用此曲辕犁,一头牛拉起来,毫不费力!” “又因为盘犁的改动,让此犁入土更加轻松,可深可浅!” “如今马上就要到春耕了,关中土地夯实,入土困难,耕种也困难,但有了此犁之后,日耕十亩不成问题!” “什么!?” 李世民听到段纶的话,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满脸不可置信地道:“你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臣亲自操持过此犁,绝无虚言!” 段纶斩钉截铁的说道,眼中仿佛都在充血。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人,一个个都激动得浑身颤栗。 大唐京畿道的荒地太多,民间的耕种能力又太弱,导致土地大多都被富户添置庄园了。 如此一来,大唐每年的农业税,会流失很大的一部分。 若此犁真能提高大唐的耕种能力,那大唐的经济将会迅速提升。 他李世民又何须为打仗缺粮而不得不忍气吞声? 想到这里,李世民眼中充满了炙热的光芒。 一头牛! 日耕十亩! “哈哈哈!” 李世民禁不住仰头大笑:“果真福瑞!果真福瑞啊!这是朕今年听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说着,兴奋地在殿内走来走去,然后看向段纶:“段卿!朕要赏赐你!朕要重重的赏赐你!” “不不不,陛下不可,此物不是臣创造出来的!” 段纶连连摆手,甚至有些汗颜地道:“臣入职工部这些年,没有为陛下带来什么好消息,就是此物,也是臣偶然所得!” “哦?” 李世民脚步一顿,而后满脸欣赏的看着段纶,笑道:“爱卿不必妄自菲薄,你能发现此物,已经是大功一件了!” “不过。”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朕倒是很好奇,此物是何人所创?朕要代天下黎民百姓,亲自谢谢他!” “呃,这个.” 段纶有些尴尬地说不出话来了。 却听李世民又道;“怎么,你也不知道此物是何人所创?” “回陛下,臣虽然不知道是何人所创,但知道,此物出自江陵!”段纶硬着头皮答道。 “江陵?!”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顿时一滞,不由怒意骤升。 可恶!! 那逆子有这样的神器,竟然连朕都瞒着! 他要干什么!? 与朕分治天下吗?! 简直岂有此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