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在南阳的政绩不是很好吗?怎么这都想不明白?” “我” 邓戎语塞,心说你那些办法,但凡是个正常人都想不出来。 但李承乾却没有跟他废话,直接解释道: “开仓放粮,是救灾的首选,这个没什么好说的,至于为何不向关中供粮,这个其实更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远水救不了近火,关中缺粮的问题,是打压粮价造成的,只要南阳这边作出示范,关中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那敢问太子,为何要提高粮价?” 这是邓戎最百思不得其解的。 明明现在的百姓就因为粮价过高,买不起粮食了,还提高粮价,这不是将百姓们往绝路上逼吗? 然而,李承乾却不以为然:“关中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打压粮价,最终的结果会导致外地粮商不愿供给关中粮食,没有粮食进来,再低的价格又有什么用?百姓的日子只会更苦!” “这” 邓戎语塞,不禁陷入沉思。 原本以关中的耕地,是不需要太多粮食供给的,但因为灾民的流入,导致关中自给自足的粮食也不够吃了。 再加上粮商恶意抬价,导致许多百姓吃不上饭,李二陛下才打压粮商的价格,希望百姓能买得起粮食。 没想到,结果却适得其反。 但是,南阳的情况又与关中不同。 南阳的粮食价格,并没有遭到打压,依旧没有粮商往南阳运粮,这是为什么? 难道提高价格,就有粮商运粮来吗? 想到这里,邓戎便从沉思中回过神来,疑惑道:“南阳的粮价已经涨到了120文每斗,正常年份的粮价在50文到80文,这么高的价格,为何没有粮商蜂拥运粮过来?” “那是因为还不够高!” “啊?这还不够高?” “暴利才是驱使商人追逐的动力,如果你将粮价提高到180文,我敢保证,周边的粮食会争先恐后的进来!” “什么!?” 邓戎大吃一惊。 就连李渊也被李承乾这话惊到了。 180文每斗的粮食,有多少百姓能吃得起? 这真的会有效果吗? 似乎是看穿了他们的疑惑,李承乾又耐着性子解释道: “如果不以这种高价的方式,尽快吸引周边的粮食进入南阳,一旦南阳的粮食吃完,本地坐拥大批粮食的富户,就会挟持百姓的性命,待价而沽,结果将是更多的百姓被活活饿死!” “啊!这这这” 邓戎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同时额头冷汗直冒。 他怎么也没想到,情况会这么严重。 却听李承乾接着道: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官府提高粮价,吸引外地的粮食进入市场,与本地富户手中的粮食对冲价格,届时,粮食总量上来了,再由官府调控粮价到一个正常的价格就行了。” “嘶” 邓戎与李渊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天才! 真是天才啊! 先设高价,让粮食进来,再用这些粮食去平价,一环扣一环,妙不可言! “厉害!太厉害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