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袁绍闻言,心中不禁暗自思量。 苏曜的话句句在理,不仅揭开了他骠骑将军身份的尴尬,还巧妙地用南阳太守之位作为诱饵,让他难以拒绝。 没错,一个现成的南阳郡,比起尚需奋斗努力才能搞的冀州领地,显然有诱惑力的多了。 南阳郡地处中原腹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他能担任南阳太守,那无疑将大大增强他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 要知道,不但袁绍的本家汝南郡在南阳隔壁,精英荟萃的颍川同样也在南阳隔壁。 扎根南阳可以轻松得到本家和世家们的支持,对于他的发展可谓大有裨益。 当然了,南阳郡地处四战之地,周围强敌环伺,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个姓苏的小子提出这个建议显然不可能没有别的心思。 一时间,袁绍纠结的不行。 “苏君侯,此事事关重大,容我仔细考虑一番。”袁绍沉吟片刻后说道。 苏曜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道: “那是自然,袁公可以慢慢考虑,不过,袁公也要明白,机会稍纵即逝,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那可就再也没有了。” 袁绍闻言,心中不禁一凛。 他也清楚苏曜的手段和能力。 这个年轻的冠军侯一路崛起,未尝一败,如今更是手握重兵,威震天下,若是与他撕破脸,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更何况他也知道苏曜此言非虚。 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现在他要西征关中,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才会被这姓苏的小子放回来。 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不说他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万一袁谭他们那边没搞定河北的事情,那他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拿下南阳,多少也算个保底,虽然上限肯定是不如冀州的,但他绝不算亏。 于是乎,袁绍便在推辞一番后,接受了南阳太守的大位。 他高高兴兴的再次送别苏曜后,连忙吩咐麾下众人在他随苏曜出征后就尽快南下,接管南阳。 招募猛将谋士,训练兵丁,做好充分的准备。 然而,袁绍却不知道,几乎同一时刻,他的本家兄弟袁术则也是盯上了南阳。 “哼,车骑将军令???” “那姓苏的小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嚣张啊。” “动动嘴皮子就想让天下英雄退场?怎么可能有人会听他的,真是笑话!” 南阳郡东,后将军袁术甩了甩手上的“将军令”,发出一阵阵的嗤笑。 比起洛阳城下第一天就收到“将军令”的袁绍,正在南阳、汝南、颍川交界处,自三郡筹措军粮招兵买马的袁术则迟了几天才得到这个消息。 显然,他压根就没把苏曜的命令当一个回事情。 这当然不止是因为两人恶劣的个人关系,更因为袁术近日已经在此烧掉了大量的钱财,他不可能停下脚步的。 比起一开始就跑去河内观望,打出讨董大旗有着一整套详细规划的袁绍,袁术的行动则是纯粹的遵循本能。 天下大乱,群雄将起,此时正是他袁公路大展身手的时候。 尤其是董卓屠戮了京中的太傅袁隗后,袁术便知道自己的时代来了。 他第一时间逃回了家乡,以袁家嫡子,正统继承人的名义,得到了家族的鼎力支持,招兵买马,打起了复仇的旗号。 也因此,在袁绍和苏曜大闹的时候,袁术一直默默的在汝南发育,然后逐渐向颍川和南阳扩散影响。 以此地为根据的袁术,最终就将目标放到了南阳身上。 这个天下第一大郡,若是握在他袁公路的手中,那么中原便尽在掌握。 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他袁公路只要拿下了中原,那么整个天下都将臣服在他的脚下! 袁术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扫视了一眼帐下的众将和谋士,朗声说道: “诸位,那苏曜小儿不过是仗着些许武力,在洛阳城下耀武扬威罢了。” “说到底,他不就是趁着董卓跑路,抢进了洛阳城么,有什么大不了的,又不是抢回了皇帝。” “就这,他真以为一纸将军令就能号令天下?真是可笑至极!” “如此小觑天下英雄,往后他必有的是苦子可吃!” “将军所言极是!”帐下众将纷纷附和,士气高昂。 “那将军,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袁术帐下谋士,主簿阎象上前一步,拱手问道。 袁术冷笑一声,野心勃勃,不答反问道: “诸位可知,他为何要我等解散联军,各自回返吗?” “说白了,就连那个满脑子都是横肉的蠢货都已经看出来了,天下大乱,这汉家已经完蛋了!” “他没有根基,只能靠讨董立功,来谋一立身之地。” “而我等高贵名门,有着天下间广泛的支持,顷刻间便能拉起大军。” “他不过害怕咱们罢了,想要让我等自缚手脚,乖乖听令,那我们岂能如他所愿?” “正是如此,将军!” 将军府长史杨弘率先捧场: “苏曜此举,无疑是想削弱我等实力,以便他独自掌控局势。” “我等现在要做的便是反其道而行之!” “继续加大力度,招兵买马,甚至若是可能的话,再谋夺一郡之地就更好不过了。” “杨长史所言极是。” 袁术摸了摸小胡子,得意说道: “地方嘛,我也已经找好了——天下第一的南阳郡,只有这里才是唯一当得起我袁家掌门人地位的地方。” “什么,南阳郡?!” 阎象闻言,脸色微变,连忙劝阻道: “将军,那郡守张咨乃是讨董有功之臣,我们若是贸然攻打,恐怕会引来天下人的非议啊。” “非议?那又如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