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现在拿来吹牛皮,刚刚好。要是老牟搞大西北开发,做养殖,邢宝华说不定要投点资。毕竟后世都成功过,怎么比炸开喜马拉雅一个口子都强。 说着,邢宝华就说他第二手准备,种植杂交稻,花钱让农科院牵头,那边的牧民由于没了草原,可以种植吗? 买地不需要花钱吗? 大面积种植,可以学习北大荒,全部都是机械化农业,省事儿省人还省心。 前期的投入虽说巨大,但后面的收益,那真是你想不到的财富,这事儿不光能赚钱,还能利在千秋。 光一个青史留名,就不得了。 邢宝华说10个亿太少,最少得1000个。 为啥? 你都鱼米之乡了,产出来的东西,你得供应周边省市,那边的道路有多不好走,绕多少远路?谁去谁知道。 就目前国家修的那条路,也就能供给的,到时候一旦出产,路要是不扩宽,能行?海鲜可不等你堵车堵个好几天? 所以,最好还要修一条铁路。 这1000亿未必能够。 邢宝华说的,老牟两人都不知道说啥了。 他们也就能忽悠个十亿,怎么到邢宝华这里1000亿还打不住来? 不愧是做大生意的。说得他们都信了。 但问题是邢总能投多少?哪怕你投一百亿,剩下的九百亿,他们就有把握能拉来。 看大米的老总都看好这项目,亲自投了100亿。你们要不跟风,可连汤都喝不喝! 是啊,邢宝华说了,给他们补充,就不谈投资的事儿,怪让人着急的。 最后憋不住的豫中老表问道:“邢总,这项目这么好,您能投资多少?” “投?” 随着邢宝华的疑问,见老牟和豫中老表同时点头,又很期盼的希望邢宝华这厮能多投点。 谁知,邢宝华竟然摇头,说了句:“我不投。刚才不是说了吗?对不懂行的,我不碰。” “您都分析的那么透彻了,还说不懂行,我们都不知道买地做养殖和种水稻,我们初步打算做旅游开发。哪像您都想到养海鲜了。” 邢宝华继续摇手,说道:“这是你们的项目,再说我确实不懂,我最近都投资在盖摩天大楼了,建筑我倒是懂,我计划下一步,给长城贴瓷砖,这笔钱也是长期有收益。” “给长城贴瓷砖?” 这话直接把两位超级大忽悠给弄懵了。就算脑子再灵,转悠再快,都有点烧。 实在想不出怎么能保持个长期收益? 于是就虚心请教。 鲁中最出名的是瓷,不光茶壶茶碗,碟碗盆,还有瓷砖。我打算建一座最大的瓷砖厂,专供城墙瓷。 长城历史文化悠久,现在的技术根本无法保护,下去个几百年,就成遗址了。所以得跟国家说,从现在开始得给长城保护,利用科技手段来保护文物价值。 大米别的没有,科技水平还是有的,知道纳米技术吗? 知道我们大米科技首席李教授弄的石墨烯吗?李教授都是诺贝尔提名的教授。 目前就在我们厂搞研发。 我们利用纳米分子技术整合到瓷砖里,让瓷砖千年不坏,而且千年保持持久新度,哪怕是风吹日晒脏了,用抹布一擦,依旧明亮。 万里长城那么长,我们一年干个几公里就行,你说说得赚多少钱啊! “国家哪有那么多钱投入啊!”豫中老板疑问道。 “又不是一次性投入,每年就几公里,而且我们不要现金,我们要国债。所以说,前期都是我们在投资,换回来国债,等到期后,我们收益就变大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