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晓蕾,小梅,我想开一家翻译工作室。” “翻译工作室?” 八十年代,是翻译的黄金时代。 改革开放后,大批外资和外资企业入驻国内,大量的外籍书籍也被允许引进。 国内的外贸出口生意也正在蓬勃发展。 国内翻译人才的缺失是显而易见的,光是从前两次的出差就能看的出来。 如果不是缺人,又怎么可能会从高校调她们这些学生去参加那么重要的翻译任务。 虽说那些重要的技术和商业资料,肯定是由官方外事部门负责,不可能交由私人个体户来承接。 但是光是剩下的那些,就足够她们忙活的了。 万事开头难,虽然一开始很难接到活,但是她们现在一不愁没地方住,二不愁饿死。 压力倒是也没有那么大。 听完苏清苒的规划,顾晓蕾和林小梅都动心了。 “嫂子/表姐,开工作室一个人也不可能忙得过来,不如我们两个跟你一起干?” 苏清苒也想拉两人入伙,不过有些事还是要提前和她们说清楚。 “现在这年头干个体户可能要被外人瞧不起,我们一开始也许也赚不到钱,你们确定想好了吗?” “想好了,如果一开始真的赚不到钱,我们就学郭四海他们几个去外面摆摊卖衣服,反正饿不死。” “不可能一点活接不到,我听同学们说,现在外面高中外语补习可火热了,不少家长偷偷请大学生去补课,报酬都是按小时来的。” 三人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既然饿不死就行,那就干吧。 苏清苒顶着巨大的压力和家里人说了,毕竟是她挑的头,她也要为晓蕾和小梅负责。 三个家庭对翻译工作室都很陌生。 但是听说三个人都想试试,都同意让她们去试试。 要是真的干不赢,再重新找工作就是,就算没有分配,大家也相信以三个人的能力,肯定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顾逍对三人这一决定也很支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