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三十几公里后的海域。 当费尔南多上校努力与命运抗争,甚至抱着一丝希望能反败为胜找到敌人航母时,温特将军已带着他的舰队撤出战场了。 “我们的增援不会起任何作用。”温特将军说:“如果不想沉入海底就必须及时与主力汇合。” 伊森舰长点头赞同。 军舰多意味着防空火力更密集,彼此的机枪还可以互相掩护。 同时,分舰队还有可能包围法军航母使其无法逃脱,这使敌方航母不敢靠得太近。 “希望他们不会注意到我们。”伊森心惊胆颤。 否则,时速只有20节的战列舰队马上就会成为那些轰炸机的目标。 但温特将军不这么想,他朝空中望了望,头顶正有两架水上飞机盘旋,舰队开到哪它们跟到哪。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他们的炸弹用完了,伊森。” 伊森上校往天空一望,回过头时高喊着下令:“加快速度,全速前进!” 伊森上校演都不演了。 “加拿大”号最高航速22.75节,跟随它的两艘战列舰航速只有18节。 它下令全速前进的另一个意思,就是抛下自己的友军独自逃跑。 很明显,这对高贵的皇家海军而言是耻辱、是污点。 而伊森上校之所以能成为一舰之长,凭的是他的勇气和实力,还有他在部下面前喊的口号:“我们将战斗到最后一刻。” 然而。 以前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英国皇家海军是这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战死沙场的大概率是敌人。 现在。 他们连敌人的面都见不到,能看到的只有一枚枚炸弹从天而降。 而且结局已注定,要么被炸死要么沉入海底。 在这时候谈勇气还有什么意义? 第(3/3)页